[1]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98.
|
[2]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 |
张奎良.论辩证法的合理形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4):1-7.
|
[4]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
[5]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6]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7] |
黑格尔.历史哲学绪论[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9.
|
[8] |
范国睿.教育强国与人的现代化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2):5-26.
|
[9] |
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0.
|
[10] |
黄群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及实现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12.
|
[11]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12] |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0.
|
[1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
|
[14] |
王蓉.马克思“人的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2):13-20. [责任编辑:刘凤霞聂海杰] 引用格式:邹海贵,谭雅佳.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6(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