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张菁.西部和谐矿区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3] 龙涛.青藏高原和谐矿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矿业,2013(12):73.
[4] 杨树旺.基于AHP模型的和谐矿区评价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1):74.
[5] 姚华军,朱清.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4.
[6] 盖逸馨.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矿业,2015(5):24.
[7] 乔繁盛.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绿色矿山建设全过程[J].中国矿业,2013(1):53.
[8] 杨俊鹏.新常态下我国绿色矿山建设面临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矿业,2017(1):67.
[9] 张鹏.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矿山企业社会责任探讨[J].中国矿业,2015(S1):234.
[10] 张倩,曲世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博弈分析[J].中国矿业,2013(8):40.
[11] 程倩,张霞.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及各方利益博弈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3):127.
[12] 姚华军,朱清.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4.
[13] 王琼杰,史京玺.扬帆起航风正顺——我国和谐矿区建设纪实[N].中国矿业报,2014-04-22(B4).
[14] 王菲.我区实施10项生态安全屏障工程[N].西藏日报,2015-03-27(1).
[15] 田沙沙.新建矿山要边开采边复垦[N].西藏商报,2014-05-23(11).
[16] 焦建俊.扎实推进拉萨市和谐矿区建设[N].西藏日报,2010-08-28(03).
[17] 刘玉强.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矿业,2012(21):2.
[18] 杨明洪.提高对口支援西藏的有效性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95.
[19] 马戎.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靳薇《援助政策与西藏经济发展》序[J].青海民族研究,201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