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要立.后金融危机时期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2.
|
[2] |
罗欣.创意产业发展指数研究初探[C]//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2006.
|
[3] |
于启武.北京文化创意指数的框架和指标体系探讨[J].艺术与投资,2008(12):67.
|
[4] |
冯根尧.城市创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设计[J].商业时代,2009(10):114.
|
[5] |
Richard Florida,Irene Tinagli.Europe in the Creative Age,Pittsburgh,Carnegie Mellon Software Industry Center[M].London:Demos,2004.
|
[6] |
陈颖,高长春,张科静.浙江省创意指数及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116.
|
[7] |
张科静,仓平,高长春.基于TOPSIS与熵值法的城市创意指数评价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1.
|
[8] |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6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
[9] |
黄娟,王玉帅.北京创意指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特区经济,2010(9):66.
|
[10] |
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77.
|
[11] |
吴予敏.高等教育的滞后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65.
|
[12] |
王海燕.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J].特区经济,2007(11):250.
|
[13] |
刘荣.基于体验经济的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4):45.
|
[14] |
汤华杰.加快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杭州科技,2010(5):42.
|
[15] |
冯琪.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
[16] |
李一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