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艳艳."家庭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政策理念与设计[J].东岳论丛,2013(05):75.
|
[2] |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138.
|
[3] |
谢建社,蔡晓冬.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的方法与技巧——以XY市某社区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
|
[4] |
文军.社会工作模式及其本土化反思[J].社会科学研究,2010(3):1.
|
[5] |
赵茜.后现代建构主义对社会工作的影响[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3):61.
|
[6] |
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6.
|
[7] |
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5.
|
[8] |
郇建立.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
|
[9] |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
[10] |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
|
[11] |
金佳律,付瑞萱.优势观点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5):72.
|
[12] |
刘玉兰,彭华民.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重构[J].学术论坛,2014(4):95.
|
[13] |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
[14] |
何雪松.社会工作的四个传统哲学基础[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
|
[15] |
胡杰成.农民工与社会结构的互构——以农民工就业为例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2(6):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