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大建,李向平.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6):22-26. |
| [2] |
SNOW D A,BENFORD R D.Master frames and cycles of protes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137. |
| [3] |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3(5):66-70. |
| [4] |
王啟叶.社工机构慈善资源动员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
| [5] |
杨爱平,余雁鸿.选择性应付: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2,27(4):105-126. ,243-244. |
| [6] |
刘继同.中国“社会福利共识”的社会建构与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目标[J].学术月刊,2022,54(6):73-84. |
| [7] |
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 [8] |
谢敏,吴中宇.资源依赖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策略研究[J].理论月刊,2016(10):153-159. |
| [9] |
龙永红.现代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12(11):8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