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
[2]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2.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3.
[4]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人民日报,2024-05-12(01).
[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9.
[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15.
[7]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8] 燕连福,段朱清.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讲好道理的目标任务、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6(4):24-32.
[9]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0.
[10]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5.
[11] 王冉,邵献平.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45(4):171-180,188.
[12] 赵静.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11):78-85.
[1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人民日报,2021-06-27(01).
[14] 冯刚,梅科.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环境建设的理论审思[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