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第三类文本”中政治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基于类型学的比较性考察

张娥

引用本文: 张娥. 青年马克思“第三类文本”中政治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基于类型学的比较性考察[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4(6): 20-28. doi: 10.12186/2023.06.003

青年马克思“第三类文本”中政治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基于类型学的比较性考察

    作者简介: 张娥(1991-),女,湖北省宜昌市人,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AHSKQ2022D006)

  • 中图分类号: B00;A81

The uniquenes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ought in young Marxs “Third Tipe of Text”—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ypology

  • Received Date: 2023-07-12

    CLC number: B00;A81

  • 摘要: 以报刊文章为主的“第三类文本”作为马克思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了解马克思思想必不可少的一环。从类型学的角度挖掘和审视马克思的报刊文章,既能凸显这类文本独特的理论价值,又能揭示马克思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理论关联,以在研究视域的整体性与考察方式的动态性中总体把握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马克思于青年时期创作的报刊文本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较多、争议较大,其内蕴的政治哲学思想与其他类文本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思想内容的时效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以及话语形式的论辩性,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确立的时代特性,确证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因,丰富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传播的社会效应,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探讨青年马克思的“第三类文本”及其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回应学界对“第三类文本”的争议,而且能够从理论与现实互动的角度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内在逻辑,为学界拓展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提供新的进路。
    1. [1]

      张娥.马克思"第三类文本"的传播效应:对恩格斯"遗漏"《德法年鉴》的一种解释[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16.

    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8.

    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16.

    5. [5]

      列宁.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13-115.

    6. [6]

      利奥波德.青年马克思:德国哲学、当代政治与人类繁荣[M].刘同舫,万小磊,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11.

    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8.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8.

    9. [9]

      王代月.马克思"《莱茵报》政论文章"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71.

    10. [10]

      陶贝特.马克思1841年3月至1843年3月间世界观的发展问题[M].燕宏远,译.//沈真,编.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9.

    11. [11]

      夏莹.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2-54.

    12. [12]

      莱文.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M].周阳,常佩瑶,吴剑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85.

    13.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

    1. [1]

      杨梦欣王浩斌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26-33. doi: 10.12186/2024.06.004

    2. [2]

      饶宝美张乾元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比较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6-25. doi: 10.12186/2024.06.003

    3. [3]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4. [4]

      孙毅梁泽贤 . “腿(leg)”隐喻在汉英表达中的认知语言学阐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7-24. doi: 10.12186/2024.05.003

    5. [5]

      周广亮王海全 .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论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93-99. doi: 10.12186/2024.05.012

    6. [6]

      蒲传新 .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要求——以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10. doi: 10.12186/2024.05.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230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07-1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青年马克思“第三类文本”中政治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基于类型学的比较性考察

    作者简介:张娥(1991-),女,湖北省宜昌市人,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AHSKQ2022D006)

摘要: 以报刊文章为主的“第三类文本”作为马克思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了解马克思思想必不可少的一环。从类型学的角度挖掘和审视马克思的报刊文章,既能凸显这类文本独特的理论价值,又能揭示马克思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理论关联,以在研究视域的整体性与考察方式的动态性中总体把握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马克思于青年时期创作的报刊文本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较多、争议较大,其内蕴的政治哲学思想与其他类文本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思想内容的时效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以及话语形式的论辩性,彰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确立的时代特性,确证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因,丰富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传播的社会效应,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探讨青年马克思的“第三类文本”及其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回应学界对“第三类文本”的争议,而且能够从理论与现实互动的角度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内在逻辑,为学界拓展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提供新的进路。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