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

裴萱

引用本文: 裴萱. 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1): 65-7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09

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0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CWX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6-qn-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2277)

  • 中图分类号: J527;B83-0

From the mass culture to life aesthetics-The logic framework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 and main body reconstruction in the 1980s

  • Received Date: 2016-03-10
    Available Online: 2017-02-15

    CLC number: J527;B83-0

  • 摘要: 1980年代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不仅构成了以审美反思意识形态、以人性反思历史的理论脉络,更促成了以感性表达和生活性特质为内核的大众审美文化的产生。大众审美文化肯定了主体感性经验的合法性存在,形成了从审美经验到生活美学再到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大众审美文化一方面彰显了主体对于自由和感性的希冀,另一方面对长期处于理性压抑状况下的人性也是一种反拨与调整,从而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理论探索一同构成了新时期的文化启蒙。而现代文学也开始向生活化、通俗化和多元化的谱系转型,在解构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的同时确立了主体的存在价值。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文学艺术世俗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生活美学的勃兴,并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热”构成了遥相呼应的同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感性启蒙的美学价值景观。
    1. [1]

      裴萱.从"美的规训"到"美的盛典":1980年代美学话语的谱系转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07.

    2. [2]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18.

    3. [3]

      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文艺研究,1979(3):39.

    4. [4]

      鲍姆嘉通.美学[M].简明,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21.

    5. [5]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8.

    6. [6]

      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8.

    7. [7]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34.

    8. [8]

      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45.

    9. [9]

      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44.

    10. [10]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1. [11]

      杭之.一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1.

    12. [12]

      李小兵.我在,我思:世纪之交的文化与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74.

    13. [13]

      陈立旭.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审视[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3):51.

    14. [14]

      于坚.尚义街六号[J].诗刊,1986(11):6.

    15. [15]

      施叔青.陆文夫的心中园林[J].人民文学,1988(3):125.

    16. [16]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06-108.

    17. [17]

      王朔.无知者无畏[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21-23.

    18. [18]

      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406.

    19.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

    20. [20]

      王一川.从哲学思辨到文学阐释——我在美学热潮中的经历片段[J].中文自学指导,1996(6):2.

    21. [21]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

    1. [1]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2. [2]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3. [3]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5
  • 文章访问数:  1145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6-03-10
  • 刊出日期:  2017-0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

  • 河南大学 文艺学研究中心, 河南 开封 4750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W00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CWX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6-qn-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2277)

摘要: 1980年代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不仅构成了以审美反思意识形态、以人性反思历史的理论脉络,更促成了以感性表达和生活性特质为内核的大众审美文化的产生。大众审美文化肯定了主体感性经验的合法性存在,形成了从审美经验到生活美学再到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大众审美文化一方面彰显了主体对于自由和感性的希冀,另一方面对长期处于理性压抑状况下的人性也是一种反拨与调整,从而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理论探索一同构成了新时期的文化启蒙。而现代文学也开始向生活化、通俗化和多元化的谱系转型,在解构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的同时确立了主体的存在价值。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文学艺术世俗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生活美学的勃兴,并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热”构成了遥相呼应的同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感性启蒙的美学价值景观。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