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久保田和男.论北宋皇帝的行幸:以首都空间为中心[M]//久保田和男.宋代开封研究.郭万平,译.董科,校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55-282.
[3] 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宋代城市生活长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68-71.
[4] 列子.列子八卷[M]//续修四库全书:第958册.卢重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84.
[5] 王应麟.通鉴答问[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83.
[6]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251.
[7] 王与之.周礼订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54.
[8]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M]//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5-16.
[9] 真德秀.大学衍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 张英.渊鉴类函[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 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1325.
[12] 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907.
[1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4] 王铚.默记[M].朱杰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1.
[15] 蔡绦.铁围山丛谈[M].冯惠民,沈锡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 王夫之.宋论[M].舒士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4.
[17] 顾应祥.静虚斋惜阴录[M]//续修四库全书:第11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67.
[18] 陈均.皇宋编年纲目备要[M].许沛藻,金圆,顾吉辰,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19] 脱脱,阿鲁图.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0] 李埴.宋十朝纲要校证[M].燕永成,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13.
[21] 周亮工.字触[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3辑、第24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48.
[22]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1781.
[23] 孙光宪.北梦琐言[M].贾二强,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90.
[24]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 高承.事物纪原[M].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124.
[26] 陈旸.乐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48.
[27] 佚名.宣和遗事[M]//丛书集成初编:第388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28] 孙逢吉.职官分纪[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2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78.
[29] 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M]//丛书集成续编:第40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686.
[30] 司马光.涑水记闻[M].邓广铭,张希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41.
[31] 程民生.北宋探事机构——皇城司[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37.
[32] 佐伯富.论宋代的皇城司[M]//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五代宋元卷.索介然,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384.
[33] 陈仁子.文选补遗[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4] 佚名.宋史全文[M].汪圣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6:976.
[35] 胡寅.斐然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85.
[36] 范祖禹.帝学校释[M].陈晔,校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5.
[37]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M].修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