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国学,熊启泉,谢玲红.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4):30.
[2] 靳小怡,刘利鸽.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与行为失范的识别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1.
[3] 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M].陈卫,姚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0:114.
[4] 张翼.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4):51.
[5] 林州市年鉴编纂委员会.林州年鉴2011[Z].安阳:林州市年鉴编纂委员会,2011:290.
[6]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中国婚姻挤压与前景展望[J].人口研究,2002:58.
[7] 田先红.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以鄂西南山区坪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9(2):56.
[8]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62.
[9]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54.
[10] 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J].青年研究,2010(3):35.
[11]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教程[M].3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64.
[12] 栗志强.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男方婚姻支付——对豫北H镇的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88-90.
[13] 靳小怡,郭秋菊,刘利鸽,等.中国的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J].青年研究,2010(5):21.
[14] 刘中一.大龄未婚男性与农村社会稳定——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社会后果预测性分析之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5):17.
[15] 穆光宗.矫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舆论导向[N].学习时报,2006-0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