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力丹.精神交往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53.
[2] 达尔,斯泰恩布里克纳.现代政治分析[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
[3] 荆学民.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向纵深拓展的三大进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87.
[4] 马华灵.身份自由主义的困境[J].探索与争鸣,2020(2):112.
[5] 何涛.极端个人主义的"伪政治":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J].国外理论动态,2020(6):78.
[6] 包刚升.民主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3.
[7] 郑晨予,范红.从社会传染到社会扩散:社交机器人的社会扩散传播机制研究[J].新闻界,2020(3):51.
[8] 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7.
[9]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4.
[10] 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0.
[11]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1.
[12] 郭小安.舆论引导中情感资源的利用及反思[J].新闻界,2019(12):27.
[13] 荆学民,段锐.政治传播的基本形态及运行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1):8.
[14] 徐彬,卜永光.新身份政治兴起及其对西方国家治理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2020(3):83.
[15] 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