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郝晓光,郝孚逸.《资本论》(哲学卷)手稿——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提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2] 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孙麾.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2002(5):25.
[4] 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3):3.
[5] 郝晓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商品——与邢贲思、陈柏灵同志商榷[J].湖北社会科学,1990(8):28.
[6] 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J].河北学刊,2008(6):18.
[7] 郝晓光,郝孚逸.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 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范畴——试论人性范畴与物性范畴的哲学关系[C]//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9] 仰海峰.《资本论》的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0-135.
[10] 郝晓光.论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与林子力先生商榷[J].湖北社会科学,1989(9):55.
[11]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14] 郝晓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应廓清的几个关键问题——兼谈对分工与分配的否定之否定[J].湖北社会科学,2006(5):5.
[15] 郝晓光.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7(4):5.
[16] 郝晓光.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8(7):5.
[17] 郝晓光,孙亮.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8):5.
[18]
[19] 郝晓光.剩余价值哲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读——是"人与物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J].湖北社会科学,2015(5):30.
[20] 郝晓光.构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21.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2] 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N].人民日报,1983-03-16.
[23]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4] 郝孚逸.从一场重大学术论争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观的发展轨迹[J].江汉论坛,2008(5):61.
[25] 高超.略论对《资本论》的越界阐释[J].哲学研究,2017(8):11.
[26] 王庆丰.《资本论》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58.
[27] 郝晓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去认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J].湖北社会科学,2013(5):23.
[28]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陈敛,余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9] 郝晓光.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J].江汉论坛,1987(4):23.
[30] 唐伟,郝晓光.《否证》发表30周年回顾与评述——剩余价值哲学的10个创新学术观点[J].湖北社会科学,2017(10):19.
[31] 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资本论》到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32] 刘奇葆.在"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27(04).
[3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