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认同语境中四组范畴的内涵与关系辨析

关海宽

引用本文: 关海宽. 意识形态认同语境中四组范畴的内涵与关系辨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5): 25-31. doi: 10.12186/2020.05.004

意识形态认同语境中四组范畴的内涵与关系辨析

    作者简介: 关海宽(1980-),男,河南省淇县人,河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意识形态建设。;
  •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KS004)

  • 中图分类号: A8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four groups of categories in the context of ideological identity

  • Received Date: 2020-07-28

    CLC number: A8

  • 摘要: 明晰基本范畴或概念是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建构话语体系的根基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在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中,存在着对“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群众认同”和“大众认同”、“话语权”和“优势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基本范畴认识不清的现象,整体上呈现出视角模糊或不统一、应用缺乏规范性的研究样态。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的高度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这些具有特定内容和价值取向的范畴,可拓展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空间,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全面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逻辑前提和基础。
    1.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7.

    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3. [3]

      何畏.试论主导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43.

    4. [4]

      刘友女.意识形态语境中"主导"和"主流"的辨析及启示[J].学术探索,2012(3):1.

    5. [5]

      孟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21.

    6. [6]

      杨洋,胡近.近年来国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2):139.

    7. [7]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5):31.

    8. [8]

      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5.

    9. [9]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 [1]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1254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0-07-28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意识形态认同语境中四组范畴的内涵与关系辨析

    作者简介:关海宽(1980-),男,河南省淇县人,河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意识形态建设。
  •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KS004)

摘要: 明晰基本范畴或概念是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建构话语体系的根基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在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中,存在着对“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群众认同”和“大众认同”、“话语权”和“优势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基本范畴认识不清的现象,整体上呈现出视角模糊或不统一、应用缺乏规范性的研究样态。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的高度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这些具有特定内容和价值取向的范畴,可拓展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空间,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为全面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逻辑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9)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