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早期传播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冯兵 赵一

引用本文: 冯兵, 赵一.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早期传播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6): 12-20. doi: 10.12186/2021.06.002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早期传播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作者简介: 冯兵(1980-),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赵一(1996-),女,河南省焦作市人,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项目(SKSYL201817);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重大项目(SKQY201762);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青人才"培育计划项目(SQ2019-MY07)"

  • 中图分类号: A8

Progress and reflection on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Southwest China

  • Received Date: 2021-06-28

    CLC number: A8

  • 摘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早期传播作为西南地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前提,值得学界予以高度关注。目前,对其研究的框架已初步建构,研究方法有所突破,研究视角日趋多样,但也存在研究选题过于集中、史料运用仍需丰富、交叉学科方法亟待提升的缺憾。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被接受和发展的过程,对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1]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8-12-19(01).

    2. [2]

      徐杨.试论马克思主义在西南的早期传播[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8):50.

    3. [3]

      匡珊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四川建党[J].社会科学研究,1981(6):28.

    4. [4]

      荆德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云南的早期传播[J].思想战线,1986(3):58.

    5. [5]

      崔发展,刘鑫.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早期传播论析[J].惠州学院学报,2019(4):39.

    6. [6]

      徐源松.马克思主义在成都的早期传播[J].先锋,2015(6):58.

    7. [7]

      余红.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N].云南日报,2016-07-03(06).

    8. [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贵州省委员会.贵州青年运动史:1919-1998[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34.

    9. [9]

      陈林.田君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贵阳的宣传者[J].贵阳文史,2011(4):12.

    10. [10]

      赵乐.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早期传播[J].邓小平研究,2019(3):109.

    11. [11]

      李华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面旗帜:《新蜀报》[J].文史杂志,1991(3):7.

    12. [12]

      苗兴成.基于《夷经》的视角看王德三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65.

    13. [13]

      匡珊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四川人民的觉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3.

    14. [14]

      刘声洪.马克思主义在宜宾传播与中共宜宾地方组织的建立[J].四川党史,2001(5):5.

    15. [15]

      周祎.论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早期传播及初步大众化[J].法制博览,2015(33):273.

    16. [16]

      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76.

    17. [17]

      邓寿明.马克思主义在四川传播的第一人:王右木[J].四川党史,2001(3):32.

    18. [18]

      付春.王右木: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先驱者[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6):137.

    19. [19]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20. [20]

      武月琴,郭国祥.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其当下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20.

    21. [21]

      毛英,李仁君.长征时期阿坝藏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6):12.

    22.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03.

    23. [23]

      周竞红.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3.

    24. [24]

      代维.试论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甘孜藏区的传播[J].西藏研究,2018(2):8.

    25. [25]

      王迁,王让新.论长征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与基本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5):105.

    26. [26]

      周前程.长征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J].理论研究,2017(1):23.

    27. [27]

      聂文晶.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民族地区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19-02-01(08).

    28. [28]

      王雪燕,郝建华,张强.长征途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及当代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100.

    29. [29]

      张小秋.红军长征中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5):112.

    30. [30]

      韩洪泉.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苏区研究,2018(4):80.

    31. [31]

      张品良.长征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5):83.

    32. [32]

      柳建辉,高中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标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M]//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第1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70.

    33. [33]

      陈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川陕苏区的实践及启示:基于红军石刻标语政治文化的视角[J].临沂大学学报,2014(4):69.

    34. [34]

      刘振勇,陆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长征红色标语文化的传播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6):6.

    35. [3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36. [36]

      李单晶,罗大明.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非线性关系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96.

    37. [37]

      余永跃,刘成松.危机公关视角下的红军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传播[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4.

    38. [38]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39. [39]

      裴彦梅,赵国友.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研究[J].党史文苑,2017(1):19.

    40. [40]

      刘琼,叶世才.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意义:以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2(2):20.

    41. [41]

      徐万发,刘虹.西藏民主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实践[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9.

    42. [42]

      徐志民.马克思主义的西藏传播史研究:以20世纪50-70年代为中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

    43. [43]

      王春焕.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普及和影响[J].西藏研究,2018(2):5.

    1. [1]

      刘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2. [2]

      姜国峰刘明菊 . 民心相通语境下中华文化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73-79,94. doi: 10.12186/2024.02.009

    3. [3]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4. [4]

      吕兆格田珊珊佘泉林 . 中原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优化策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80-85. doi: 10.12186/2024.02.010

    5. [5]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6. [6]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7. [7]

      董星辰任小燕 .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现实审视——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03-110. doi: 10.12186/2024.02.013

    8. [8]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120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1-06-28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早期传播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作者简介:冯兵(1980-),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赵一(1996-),女,河南省焦作市人,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项目(SKSYL201817);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重大项目(SKQY201762);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青人才"培育计划项目(SQ2019-MY07)"

摘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早期传播作为西南地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前提,值得学界予以高度关注。目前,对其研究的框架已初步建构,研究方法有所突破,研究视角日趋多样,但也存在研究选题过于集中、史料运用仍需丰富、交叉学科方法亟待提升的缺憾。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西南地区被接受和发展的过程,对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4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