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

杨六栓 张辉 吴朕君

引用本文: 杨六栓, 张辉, 吴朕君. 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4(3): 105-110. doi: 10.12186/2023.03.014

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 杨六栓(1968—),男,河南省西平县人,河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辉(1998—),女,河南省沁阳市人,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吴朕君(1985—) ,男,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技术。;
  •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2021SJGLX135)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2021SJGLX401)

  • 中图分类号: G649.2

Inevitability, feasibility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digital-technology enabl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 Received Date: 2023-03-06

    CLC number: G649.2

  • 摘要: 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与响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随着产教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技术的创新效应愈加凸显,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成为推动和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手段。而需求侧政策与供给侧政策协同性高、教育变革与产业转型需求耦合性强和数字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可供性增强,也提高了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应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探索“数字+”实践教学体系和赋能考核评价监管机制等,推进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培养出现代产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1. [1]

      杨宗凯,饶景阳.数字化转型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2(24):49.

    2. [2]

      孙思玉,陈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创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8):46.

    3. [3]

      于妍,蔺跟荣.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中国高教研究,2022(11):53.

    4. [4]

      周鑫,戴亮.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性之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26.

    5. [5]

      姜帅,刘珉川."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之变革发展:逻辑、挑战与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8):21.

    6. [6]

      沈黎勇,齐书宇,费兰兰.高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育困境化解:基于MIT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46.

    7. [7]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智库团队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转型研究课题组.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转型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20(6):115.

    8. [8]

      单春艳,曾慧玲,李作章.深化我国高校产教融合的要素驱动、主要特征与机制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1):31.

    9. [9]

      王坤,沈娟,高臣.产教融合政策协同性评价研究:2013-2020[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66.

    10. [10]

      谢卫红,曾思敏,彭铁鹏,等.技术可供性: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及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22(5):210.

    11. [1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12)[2023-03-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12. [12]

      陈振斌.城市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13. [13]

      吴永和,许秋璇,王珠珠.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25.

    14. [14]

      姜海涛,王艳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习两训"实例[J].教育学术月刊,2020(9):106.

    15. [15]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23-02-13)[2023-03-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2302/t20230213_1044377.html.

    1. [1]

      宋丽娟 . 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8-114. doi: 10.12186/2024.03.013

    2. [2]

      王鹏 .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演进、实践旨归与实现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9-17. doi: 10.12186/2024.03.002

    3. [3]

      李莉孙圣洁 . 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了吗?——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59-67,77. doi: 10.12186/2024.03.007

    4. [4]

      张少停张诗琪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59-66. doi: 10.12186/2024.02.007

    5. [5]

      赵银姬千勇 . 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与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2-107. doi: 10.12186/2024.03.012

    6. [6]

      纪亚方杨慧芳 . 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杠杆操纵行为吗?——基于融资和信息效应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50-58. doi: 10.12186/2024.03.006

    7. [7]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8. [8]

      黄晓红张倩李思琦 . 三元主体交互视角下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48-58. doi: 10.12186/2024.02.006

    9. [9]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10. [10]

      董星辰任小燕 .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现实审视——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03-110. doi: 10.12186/2024.02.01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3101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03-0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杨六栓(1968—),男,河南省西平县人,河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辉(1998—),女,河南省沁阳市人,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政治教育;吴朕君(1985—) ,男,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技术。
  • 1.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 2. 河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2021SJGLX13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2021SJGLX401)

摘要: 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与响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随着产教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技术的创新效应愈加凸显,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成为推动和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手段。而需求侧政策与供给侧政策协同性高、教育变革与产业转型需求耦合性强和数字技术在社会层面的可供性增强,也提高了数字技术赋能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应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探索“数字+”实践教学体系和赋能考核评价监管机制等,推进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培养出现代产业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