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对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

高玉锋

引用本文: 高玉锋. 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对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4(4): 62-67. doi: 10.12186/2023.04.009

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对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

    作者简介: 高玉锋(1985-),男,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郑州市委政研室期刊编辑部编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 中图分类号: B223.1;D262.3

Laoz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promoting the political moral cultivation of leading cadres

  • Received Date: 2023-04-19

    CLC number: B223.1;D262.3

  • 摘要: 在老子哲学中,“道”是理论基础和逻辑基石,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道”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初始动力,感悟天地万物之道才是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德”分为“上德”的无为思想和“下德”的有为思想,“道”中孕育了“德”,“德”来源于“道”,“道”与“德”紧密联系、互为一体。进入新时代,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德行修养在治国理政中有了新内涵,即把握大势、驾驭全局,敬畏政治、慎用权力,厉行德治、德才兼修,为我国政治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可鉴资源。老子的哲学思想要求当代领导干部要具有“上善若水”的为民情怀、“守中无为”的处世原则、“抱一归朴”的思维方式、“少私寡欲”的道德修养,顺应“自然之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政德修养。
    1.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6.

    2. [2]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3]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27.

    4. [4]

      白奚,王英杰.道法自然:老子[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266.

    5. [5]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社会主义论坛,2020(2):4.

    6. [6]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EB/OL].(2015-01-12)[2023-04-01].https://www.gov.cn/xinwen/2015-01/12/content_2803399.html.

    7. [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2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EB/OL].(2023-02-07
      )[2023-04-01].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302/t20230207_245038.html.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435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04-1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对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

    作者简介:高玉锋(1985-),男,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郑州市委政研室期刊编辑部编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 中共郑州市委政研室 期刊编辑部, 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 在老子哲学中,“道”是理论基础和逻辑基石,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道”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初始动力,感悟天地万物之道才是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德”分为“上德”的无为思想和“下德”的有为思想,“道”中孕育了“德”,“德”来源于“道”,“道”与“德”紧密联系、互为一体。进入新时代,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德行修养在治国理政中有了新内涵,即把握大势、驾驭全局,敬畏政治、慎用权力,厉行德治、德才兼修,为我国政治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可鉴资源。老子的哲学思想要求当代领导干部要具有“上善若水”的为民情怀、“守中无为”的处世原则、“抱一归朴”的思维方式、“少私寡欲”的道德修养,顺应“自然之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政德修养。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