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视角看马克思哲学的生成逻辑

刘影 杨怡

引用本文: 刘影, 杨怡. 从话语视角看马克思哲学的生成逻辑[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1): 10-18. doi: 10.12186/2024.01.002

从话语视角看马克思哲学的生成逻辑

    作者简介: 刘影(1989—),女,河南省商丘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杨怡(2000—),女,山西省高平市人,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社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20YBC072)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20FKSB017)

  • 中图分类号: B0-0

The generative logic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 Received Date: 2023-11-10

    CLC number: B0-0

  • 摘要: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这场革命也是一场哲学话语的革命。作为一套既关注现实又致力于改变世界的话语体系,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首先,马克思的哲学话语出场于思辨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内在张力之中,经历了从思辨逻辑到现实逻辑的转变过程,是思辨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其次,马克思哲学话语不仅表现为文本表面的概念、范畴、术语以及运思方式,还表现为对其所处时代课题的回答,是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的统一。再次,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离不开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批判与超越,更离不开新哲学话语的建构,遵循着批判逻辑与建构逻辑的统一。最后,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以“改变世界”为根本旨趣,不仅要“消灭哲学”,还要指导无产阶级在批判旧世界中建立新世界,遵循了革命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1.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

    2.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

    3. [3]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勒兹.何谓哲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62.

    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2.

    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6]

      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牛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61.

    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

    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11. [11]

      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29.

    12. [12]

      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之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3. [1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 [14]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之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15.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16.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 [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7.

    1. [1]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5069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11-1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话语视角看马克思哲学的生成逻辑

    作者简介:刘影(1989—),女,河南省商丘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杨怡(2000—),女,山西省高平市人,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北京 100732;
  • 2.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社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XSP20YBC07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20FKSB017)

摘要: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这场革命也是一场哲学话语的革命。作为一套既关注现实又致力于改变世界的话语体系,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首先,马克思的哲学话语出场于思辨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内在张力之中,经历了从思辨逻辑到现实逻辑的转变过程,是思辨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其次,马克思哲学话语不仅表现为文本表面的概念、范畴、术语以及运思方式,还表现为对其所处时代课题的回答,是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的统一。再次,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离不开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批判与超越,更离不开新哲学话语的建构,遵循着批判逻辑与建构逻辑的统一。最后,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以“改变世界”为根本旨趣,不仅要“消灭哲学”,还要指导无产阶级在批判旧世界中建立新世界,遵循了革命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