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刘田

引用本文: 刘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作者简介: 刘田(1993-),男,湖北省荆州市人,广州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CDJ005)

  • 中图分类号: A81

The CPC's theoretical arm to the revolutionary subject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 Received Date: 2023-12-16

    CLC number: A81

  •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由中国社会的全部革命力量所共同推动,包括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党员干部群体、作为革命理论“辩护”力量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工农民众群体,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的群体必然是多元的。作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根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斗争方法论、研究范式和价值信仰,它们共同但有侧重地武装了党员干部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和工农民众群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党员领导干部的实践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提升其革命斗争的方法论自觉和历史主动;以唯物史观引导知识分子确立正确的理论研究取向和基本范式,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观照;以阶级斗争理论觉醒民众之阶级意识,以共产主义信仰凝聚普通民众的价值和思想共识,激活劳农群体的革命自觉。
    1. [1]

      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8:10.

    2.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3]

      张晓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基于陕北公学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2020(6):50.

    4.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5. [5]

      张腾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抗日战争时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 [6]

      宋彦璋,秦位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运用与发展[J].求索,2009(11):103.

    7. [7]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20.

    8. [8]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65-68.

    9. [9]

      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0. [10]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

    11. [11]

      李红岩.中国近代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

    12. [12]

      陈鑫.理论、历史、现实:准备把握"两个结合"的三重维度[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3):19-26.

    13. [13]

      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3.

    14. [14]

      许纪霖.从疑到信:五四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2020(5):129-130.

    15. [15]

      许纪霖.五四知识分子通向列宁主义之路:1919-1921[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9):131.

    16. [16]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7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969.

    17.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册[M](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70.

    18. [1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1.

    19.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

    20. [20]

      郗戈.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J].江海学刊,2012(1):79.

    21. [21]

      田冠浩.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由[J].江苏社会科学,2017(2):96.

    22. [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3. [23]

      陈学明.将经典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素质和底气[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6):140.

    24. [24]

      庞立生.历史唯物主义与信仰精神的革命性变革[J].哲学研究,2020(9):16-18.

    1. [1]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2. [2]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3. [3]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4. [4]

      黄晓红张倩李思琦 . 三元主体交互视角下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48-58. doi: 10.12186/2024.02.006

    5. [5]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6. [6]

      李亚军 .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41-49. doi: 10.12186/2024.03.005

    7. [7]

      李春福 . 一种可持续的两党主导体系:政治转型后韩国政党体系演变探析(1987—2022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78-87. doi: 10.12186/2024.03.009

    8. [8]

      黄徐强 . 从阐释效能到建构系统:西方协商民主研究的范式演进及其应用衰变.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31-40. doi: 10.12186/2024.03.004

    9. [9]

      艾昆鹏王海雨 .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的演进趋势、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30. doi: 10.12186/2024.03.00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9
  • 文章访问数:  483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12-1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作者简介:刘田(1993-),男,湖北省荆州市人,广州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 广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3CDJ005)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由中国社会的全部革命力量所共同推动,包括作为革命领导力量的党员干部群体、作为革命理论“辩护”力量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作为历史创造主体的工农民众群体,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的群体必然是多元的。作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根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斗争方法论、研究范式和价值信仰,它们共同但有侧重地武装了党员干部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和工农民众群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培育党员领导干部的实践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提升其革命斗争的方法论自觉和历史主动;以唯物史观引导知识分子确立正确的理论研究取向和基本范式,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观照;以阶级斗争理论觉醒民众之阶级意识,以共产主义信仰凝聚普通民众的价值和思想共识,激活劳农群体的革命自觉。


参考文献 (2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