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

王军

引用本文: 王军.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4): 26-2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6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

  •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1400)

  • 中图分类号: B22

  • Received Date: 2012-04-01
    Available Online: 2012-08-15

    CLC number: B22

  • 摘要: 根据礼乐征伐之所出,孔子判定春秋社会乃是无序的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以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为基础的社会。继而,孔子坚持从周正名与以仁释礼的思想,通过正名与援仁入礼来重整和重构社会秩序。在这种重整与重构中,孔子通过提倡君子人格和养民、教民、治民并举对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主体进行了安顿。孔子的社会秩序观启示我们,良性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系需要融入时代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教育感化、制度保障与榜样示范。
    1. [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0.

    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3]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14.

    4. [4]

      萨孟武.儒家政论衍义[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38.

    5. [5]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1:36,78-89.

    6. [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457.

    7. [7]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 [8]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3.

    9. [9]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84.

    10. [10]

      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8:881.

    11.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12]

      戴望.管子校正[M].上海:上海书店,1986:1.

    1. [1]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2. [2]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2
  • 文章访问数:  1365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2-04-01
  • 刊出日期:  2012-08-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

  • 1. 南京大学 政治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 2. 江苏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1400)

摘要: 根据礼乐征伐之所出,孔子判定春秋社会乃是无序的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以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为基础的社会。继而,孔子坚持从周正名与以仁释礼的思想,通过正名与援仁入礼来重整和重构社会秩序。在这种重整与重构中,孔子通过提倡君子人格和养民、教民、治民并举对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主体进行了安顿。孔子的社会秩序观启示我们,良性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系需要融入时代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教育感化、制度保障与榜样示范。


参考文献 (12)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