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阐释——解读《巴黎手稿》的一个新视角

张聪卿

引用本文: 张聪卿. 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阐释——解读《巴黎手稿》的一个新视角[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6): 40-4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07

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阐释——解读《巴黎手稿》的一个新视角

  • 中图分类号: A81

  • Received Date: 2012-06-23
    Available Online: 2012-12-15

    CLC number: A81

  • 摘要: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考察激情,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激情是人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首先,人的存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方式,人首先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其次,人的劳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本质,正是在劳动中并且通过劳动,这种对象性活动得以以感性的形式爆发而成为人的本质活动;再次,私有财产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中介,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普遍的私有财产是对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的私有财产是对普遍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对私有财产的真正的、积极的扬弃。至此,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在总体上、在人性中存在。因此,感性对象性、劳动、私有财产才成为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含义的重要内容。
    1.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3版.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2]

      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 [1]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2. [2]

      赵银姬千勇 . 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与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2-107. doi: 10.12186/2024.03.012

    3. [3]

      张少停张诗琪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59-66. doi: 10.12186/2024.02.007

    4. [4]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1
  • 文章访问数:  1151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2-06-23
  • 刊出日期:  2012-1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马克思关于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阐释——解读《巴黎手稿》的一个新视角

  •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考察激情,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物,激情是人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首先,人的存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方式,人首先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也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其次,人的劳动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本质,正是在劳动中并且通过劳动,这种对象性活动得以以感性的形式爆发而成为人的本质活动;再次,私有财产是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中介,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普遍的私有财产是对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的私有财产是对普遍的私有财产的否定和对私有财产的真正的、积极的扬弃。至此,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在总体上、在人性中存在。因此,感性对象性、劳动、私有财产才成为激情的"真正本体论肯定"之含义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