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思考

尚丽娟

引用本文: 尚丽娟. 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思考[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5): 21-24,2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3.05.003

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思考

  • 中图分类号: D033.4

  • Received Date: 2013-08-02
    Available Online: 2013-10-15

    CLC number: D033.4

  • 摘要: 文化强国应具备4个特质:文化精品力作持续涌现,文化精英巨匠不断产生;主流文化旗帜鲜明,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尽显;国民文化素质整体较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创新力强劲,文化影响力强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采取上下结合、内外兼修、软硬皆备的方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人素质,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全员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
    1.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2]

      李志,李建玲,金莹.国外文化强国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

    1. [1]

      吕兆格田珊珊佘泉林 . 中原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优化策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80-85. doi: 10.12186/2024.02.010

    2. [2]

      杨嘉卉赵祥云 . 许渊冲诗词英译的双重境界:审美再现与文化重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86-94. doi: 10.12186/2024.02.011

    3. [3]

      姜国峰刘明菊 . 民心相通语境下中华文化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73-79,94. doi: 10.12186/2024.02.009

    4. [4]

      赵银姬千勇 . 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与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2-107. doi: 10.12186/2024.03.012

    5. [5]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6. [6]

      李春福 . 一种可持续的两党主导体系:政治转型后韩国政党体系演变探析(1987—2022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78-87. doi: 10.12186/2024.03.009

    7. [7]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8. [8]

      王鹏 .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演进、实践旨归与实现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9-17. doi: 10.12186/2024.03.002

    9. [9]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10. [10]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11. [11]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12. [12]

      刘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0
  • 文章访问数:  133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3-08-02
  • 刊出日期:  2013-10-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思考

  •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哲学和科社教研部,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文化强国应具备4个特质:文化精品力作持续涌现,文化精英巨匠不断产生;主流文化旗帜鲜明,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尽显;国民文化素质整体较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创新力强劲,文化影响力强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采取上下结合、内外兼修、软硬皆备的方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人素质,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全员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


参考文献 (2)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