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与范式

李克钦

引用本文: 李克钦. 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与范式[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6): 23-2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3.06.005

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与范式

  •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A12358S)

  • 中图分类号: G641

  • Received Date: 2013-10-14
    Available Online: 2013-12-15

    CLC number: G641

  •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的文化认同陷入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会性根源、认识性根源、历史性根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的指导,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同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范式的研究,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建立起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1.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

    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 [3]

      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6):17.

    4. [4]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2.

    1. [1]

      赵银姬千勇 . 地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与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2-107. doi: 10.12186/2024.03.012

    2. [2]

      黄徐强 . 从阐释效能到建构系统:西方协商民主研究的范式演进及其应用衰变.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31-40. doi: 10.12186/2024.03.004

    3. [3]

      吕兆格田珊珊佘泉林 . 中原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优化策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80-85. doi: 10.12186/2024.02.010

    4. [4]

      杨嘉卉赵祥云 . 许渊冲诗词英译的双重境界:审美再现与文化重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86-94. doi: 10.12186/2024.02.011

    5. [5]

      姜国峰刘明菊 . 民心相通语境下中华文化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73-79,94. doi: 10.12186/2024.02.00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3
  • 文章访问数:  102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3-10-14
  • 刊出日期:  2013-1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向度与范式

  • 仰恩大学 社科部, 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A12358S)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作为文化构建的核心要素的文化认同陷入现代性危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文化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问题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社会性根源、认识性根源、历史性根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向度的指导,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文化认同建构;同时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范式的研究,从国家文化建设及大学生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建立起广泛、牢固而又恒久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