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合力生成探析——基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

龚世星

引用本文: 龚世星.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合力生成探析——基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6): 67-7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3.06.013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合力生成探析——基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840039)

  • 中图分类号: D035

  • Received Date: 2013-11-02
    Available Online: 2013-12-15

    CLC number: D035

  •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目标,而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关键的一环。生产方式的变革、人民大众对正当利益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力,而既得利益集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是其主要阻力。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动力、转化阻力、优化合力,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合力生成路径:坚持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追求制度效率,以形成制度创新的价值合力;促进社会管理主体间的互动合作,以优化制度创新的主体合力;确立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法治依据,完善制度创新的规制合力。
    1.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2]

      方竹兰.论诺思方法与马克思方法的互补性——思考中国转轨阶段的制度分析方法[J].学术月刊,2005(3):29.

    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4]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2.

    5. [5]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

    6.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 [9]

      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1921-201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42.

    10. [10]

      吴敬琏,汪丁丁.关于中国改革前途的对话[J].中国改革,2003(10):10.

    11.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08-309.

    12. [12]

      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力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13. [13]

      唐亚林,郭林.从阶级统治到阶层共治——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考察[J].学术界,2006(4):67.

    1. [1]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2. [2]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3. [3]

      刘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4. [4]

      李金珂 . 刑事合规视域下企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88-94. doi: 10.12186/2024.03.010

    5. [5]

      黄徐强 . 从阐释效能到建构系统:西方协商民主研究的范式演进及其应用衰变.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31-40. doi: 10.12186/2024.03.004

    6. [6]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7. [7]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8. [8]

      李亚军 .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41-49. doi: 10.12186/2024.03.005

    9. [9]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7
  • 文章访问数:  108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3-11-02
  • 刊出日期:  2013-1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合力生成探析——基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

  •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840039)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目标,而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关键的一环。生产方式的变革、人民大众对正当利益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推动力,而既得利益集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是其主要阻力。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动力、转化阻力、优化合力,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合力生成路径:坚持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追求制度效率,以形成制度创新的价值合力;促进社会管理主体间的互动合作,以优化制度创新的主体合力;确立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法治依据,完善制度创新的规制合力。


参考文献 (1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