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共性探析

王晗

引用本文: 王晗. 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共性探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3): 89-9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7

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共性探析

  • 中图分类号: I106.4

  • Received Date: 2015-03-20
    Available Online: 2015-06-15

    CLC number: I106.4

  • 摘要: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中国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悲剧书写上有一定的共性。在女性视域下,《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见证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百岁女性老人,且在故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都表现出了对本民族未来的担忧,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本民族做最后的坚守。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涉及到了自然生态批评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态批评中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原生态文明象征的印第安人和鄂温克人,都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最终逐渐走向没落。在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将民族传统观念中的"万物有灵"思想行文于作品当中,亦真亦幻地再现了民族的原始文化。在民族视域下,《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透过民族的孤独与神话的消失映射出了民族的悲剧,指出了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团结、包容。
    1. [1]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2. [2]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22.

    3. [3]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

    4. [4]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5. [5]

      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6. [6]

      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64.

    1. [1]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2. [2]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3. [3]

      刘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4. [4]

      宋丽娟 . 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08-114. doi: 10.12186/2024.03.013

    5. [5]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6. [6]

      李春福 . 一种可持续的两党主导体系:政治转型后韩国政党体系演变探析(1987—2022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78-87. doi: 10.12186/2024.03.009

    7. [7]

      陈思宇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现实困境与有效路径——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5-102. doi: 10.12186/2024.02.012

    8. [8]

      董星辰任小燕 . 我国高等院校家政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现实审视——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03-110. doi: 10.12186/2024.02.01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5
  • 文章访问数:  127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5-03-20
  • 刊出日期:  2015-06-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共性探析

  • 郑州大学 文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中国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悲剧书写上有一定的共性。在女性视域下,《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见证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百岁女性老人,且在故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都表现出了对本民族未来的担忧,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本民族做最后的坚守。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涉及到了自然生态批评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态批评中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原生态文明象征的印第安人和鄂温克人,都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最终逐渐走向没落。在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将民族传统观念中的"万物有灵"思想行文于作品当中,亦真亦幻地再现了民族的原始文化。在民族视域下,《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透过民族的孤独与神话的消失映射出了民族的悲剧,指出了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团结、包容。


参考文献 (6)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