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论的形而上重审

郭晓林

引用本文: 郭晓林. “知行合一”论的形而上重审[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5): 26-3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7.05.005

“知行合一”论的形而上重审

  •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6JD001);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GDYB2016010)

  • 中图分类号: B21

Metaphysical retrial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 Received Date: 2016-08-07
    Available Online: 2017-10-15

    CLC number: B21

  • 摘要: 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表面上有分歧,但具有内在一致性。对朱熹知行观的误读,导致的是伪善及其合理性辩护的可能,而王阳明的知行观恰是针对此的补偏救弊;然王阳明的知行观表现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倾向,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其致知过程无法逾越的学、思环节。因此,需要重新回到朱熹真知论的层面,通过对“知”的道德形而上重审,最终完成对流俗之“知行合一”观的清算。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其“知行合一”观的最后归宿都是超验的道德理性,只不过其植根于“事事物物”这一经验层面,通过在“事”这个层面体现个人对“知”的把握和体认,并从其实践(“体知”)的程度来判断道德行为是否合乎天理(“道”“良知”)的普遍有效性。
    1.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C].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2]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30.

    3. [3]

      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三联书店,2011:57.

    4. [4]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5]

      顾炎武.顾炎武全集·日知录(一)[C].严文儒,戴扬本,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27.

    6. [6]

      朱熹.朱子全书[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7. [7]

      张载.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320.

    8. [8]

      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9-90.

    9. [9]

      张庆熊.从"致知疑难"的求解看牟宗三与熊十力的异同[J].学术月刊,2016(6):13.

    10. [10]

      祝平次.意志、知识与道德:论朱熹伦理学中的几个问题[C]//吴震.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8.

    11. [11]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四)·大心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1-122.

    1. [1]

      李春福 . 一种可持续的两党主导体系:政治转型后韩国政党体系演变探析(1987—2022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78-87. doi: 10.12186/2024.03.00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6
  • 文章访问数:  109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6-08-07
  • 刊出日期:  2017-10-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知行合一”论的形而上重审

  •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6JD001);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GDYB2016010)

摘要: 朱熹与王阳明的知行观表面上有分歧,但具有内在一致性。对朱熹知行观的误读,导致的是伪善及其合理性辩护的可能,而王阳明的知行观恰是针对此的补偏救弊;然王阳明的知行观表现出一种道德理想主义倾向,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其致知过程无法逾越的学、思环节。因此,需要重新回到朱熹真知论的层面,通过对“知”的道德形而上重审,最终完成对流俗之“知行合一”观的清算。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其“知行合一”观的最后归宿都是超验的道德理性,只不过其植根于“事事物物”这一经验层面,通过在“事”这个层面体现个人对“知”的把握和体认,并从其实践(“体知”)的程度来判断道德行为是否合乎天理(“道”“良知”)的普遍有效性。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