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之大众认同的内涵、基础与实现路径

张瑊 张乾元

引用本文: 张瑊, 张乾元.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的内涵、基础与实现路径[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9(1): 9-1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2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的内涵、基础与实现路径

  • 中图分类号: A81

The connotation, found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popular identity of Chinese dream

  • Received Date: 2017-09-11
    Available Online: 2018-02-25

    CLC number: A81

  • 摘要: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是一种多维度的认同,它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理论认同、道路认同与制度认同的高度统一。当前中国梦之大众认同具备深厚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其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其利益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其政治基础;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整体观是其民族基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一是应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大众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二是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强化大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
    1.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2]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张立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5.

    3. [3]

      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上[M]. 王保存,王章辉,余昌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5.

    4.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 [5]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01).

    6. [6]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7. [7]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01).

    8. [8]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30(01).

    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6.

    1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 [1]

      雷云飞 . 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近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1-8. doi: 10.12186/2024.03.001

    2. [2]

      刘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主体的理论武装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9-17. doi: 10.12186/2024.02.002

    3. [3]

      李厚羿 .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社会心理范畴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1-8. doi: 10.12186/2024.02.001

    4. [4]

      毕颖达滕如雨 .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68-77. doi: 10.12186/2024.03.008

    5. [5]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3
  • 文章访问数:  1275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7-09-11
  • 刊出日期:  2018-02-2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的内涵、基础与实现路径

  •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是一种多维度的认同,它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理论认同、道路认同与制度认同的高度统一。当前中国梦之大众认同具备深厚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其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其利益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其政治基础;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整体观是其民族基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一是应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大众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二是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强化大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