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贸区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与对策

齐爽

引用本文: 齐爽. 河南自贸区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与对策[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5&6): 111-11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9.05/06.015

河南自贸区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 齐爽(1991-),女,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开放型经济。;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JL044);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19A09);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19E80)

  • 中图分类号: F061.5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e'nan free trade zone integrat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high quality

  • Received Date: 2019-10-11

    CLC number: F061.5

  • 摘要: 河南自贸区自建立以来,积极谋求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和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不临海、不沿边的河南正成为全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河南自贸区要高质量地融入“一带一路”,仍存在进出口贸易伙伴过于集中、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进出口外贸发展评价体系不健全、贸易政策与监管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河南自贸区要实现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从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积极拓展贸易伙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筑牢高水平要素驱动力;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外贸发展评价体系;深入探寻贸易政策制定,不断完善各类监管措施等方面着手。
    1. [1]

      刘志成.境外园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8(5):80.

    2. [2]

      赵振杰,孙静,刘斐.河南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四条丝路"优势并举畅通开放新通道[J].大陆桥视野,2018(10):41.

    3. [3]

      张倩.郑欧班列综合指标全国居首[N].郑州日报,2019-07-05(02).

    4. [4]

      李晓沛.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的创新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9(3):57.

    5. [5]

      晏澜菲.河南自贸试验区筑起内陆发展高地[N].国际商报,2019-04-12(05).

    1. [1]

      李春福 . 一种可持续的两党主导体系:政治转型后韩国政党体系演变探析(1987—2022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78-87. doi: 10.12186/2024.03.009

    2. [2]

      任文慧凌文豪 . 社会养老保障和代际经济转移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 201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2): 38-47. doi: 10.12186/2024.02.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834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9-10-1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河南自贸区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齐爽(1991-),女,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开放型经济。
  •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
  • 2. 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JL044);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19A09);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19E80)

摘要: 河南自贸区自建立以来,积极谋求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和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不临海、不沿边的河南正成为全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河南自贸区要高质量地融入“一带一路”,仍存在进出口贸易伙伴过于集中、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进出口外贸发展评价体系不健全、贸易政策与监管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河南自贸区要实现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从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积极拓展贸易伙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筑牢高水平要素驱动力;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外贸发展评价体系;深入探寻贸易政策制定,不断完善各类监管措施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