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理念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研究中的社会建构视角

周延伟

引用本文: 周延伟. 跨界理念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研究中的社会建构视角[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4): 104-114. doi: 10.12186/2024.04.013

跨界理念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研究中的社会建构视角

    作者简介: 周延伟(1990—),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遗产活化与景观设计、城市空间文化。;
  •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HB22YS066)

  • 中图分类号: J0-05

Research on design theory under the Cross-border concept—Based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in cultural studies

  • Received Date: 2023-06-06

    CLC number: J0-05

  • 摘要: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快速兴起,作为新文科主要特征和内在要求的跨界融合被广泛关注。在艺术设计领域,跨界设计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革新快速发展,但其理论研究却仍然以史论、美学等基本范畴为主,对日渐繁多的设计新现象逐渐失去阐释效力,需要引入外部视角和观点激活传统研究思路与内部视角。从设计生产来看,内部视角的局限主要在于不能从社会历史语境的全局意识对设计现象进行原理性解释,造成了理论研究很少能突破设计作品本身从而发掘其与社会生产的关联性。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剖析当代文化现象的学术范型,其社会建构思路对于解读社会之于设计的运作过程颇具启发意义。通过对边沁全景敞视监狱、美国越战纪念碑和天津五大道文旅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文化研究式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语境化的方式将原有对象解码,再重组成一个相互交叉的话语空间。设计理论的跨界研究并非要用外部视角取代内部视角,而是以内部视角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并存与互补。
    1. [1]

      刘洪帅,巨德辉,穆瑞洁.跨界即无界:新文科视野下设计学科的发展与转型[J].艺术教育,2021(2):193-196.

    2. [2]

      蓝色创意跨界创新实验室.跨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6.

    3. [3]

      刘霁虹,万萱.平面广告跨界设计[J].装饰,2009(11):116-117.

    4. [4]

      高颖.基于"协同创新" 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跨界培养模式探索[J].新美术,2013,34(11):78-82.

    5. [5]

      SIMMEL G.The conflict in modern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68:45-46.

    6. [6]

      DONOGHUE D.The arts without mystery [M].Boston:Little,Brown,1983:11.

    7. [7]

      佐尔伯格.建构艺术社会学[M].原百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8. [8]

      周延伟.互文性视角下《蒙娜丽莎》衍生作品再思考[J].文艺争鸣,2017(9):185-189.

    9. [9]

      周延伟.设计的文化与设计师职业身份再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4):58-65.

    10. [10]

      朱利耶.设计的文化[M].钱凤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11. [11]

      杨远,张利利.设计驱动理论视域下河南美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和机制保障[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77-84.

    12. [12]

      冯宪光.“文化研究” 研究“文化” 的什么[J].艺术广角,2003(5):23-26.

    13. [13]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 [14]

      魏建宇.中国近三十年文化研究的批判意识与批判焦虑:以当下中国性别文化研究为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2):17-22,157.

    15. [15]

      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16]

      王姮.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文化研究:近三十年中国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2):10-16,157.

    17. [17]

      福柯.规训与惩罚[M].4版.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8. [18]

      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19. [19]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0. [20]

      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1):111-118.

    21. [21]

      卢朗.跨界与学科互涉:设计学发展的新动力--2012苏州国际设计论坛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4):164-166.

    1. [1]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2. [2]

      郑世保荣滢滢 . 高校学生间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79-85. doi: 10.12186/2024.05.010

    3. [3]

      杨波卞京 . 国外概念整合研究的新动态与趋势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25-36. doi: 10.12186/2024.05.004

    4. [4]

      马雪 . AIGC技术在新闻内容自动化生成中的应用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08-114. doi: 10.12186/2024.05.014

    5. [5]

      施志晖陆岷峰 .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49-55. doi: 10.12186/2024.05.006

    6. [6]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471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3-06-0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跨界理念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研究中的社会建构视角

    作者简介:周延伟(1990—),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遗产活化与景观设计、城市空间文化。
  •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 300132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HB22YS066)

摘要: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快速兴起,作为新文科主要特征和内在要求的跨界融合被广泛关注。在艺术设计领域,跨界设计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革新快速发展,但其理论研究却仍然以史论、美学等基本范畴为主,对日渐繁多的设计新现象逐渐失去阐释效力,需要引入外部视角和观点激活传统研究思路与内部视角。从设计生产来看,内部视角的局限主要在于不能从社会历史语境的全局意识对设计现象进行原理性解释,造成了理论研究很少能突破设计作品本身从而发掘其与社会生产的关联性。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剖析当代文化现象的学术范型,其社会建构思路对于解读社会之于设计的运作过程颇具启发意义。通过对边沁全景敞视监狱、美国越战纪念碑和天津五大道文旅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文化研究式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语境化的方式将原有对象解码,再重组成一个相互交叉的话语空间。设计理论的跨界研究并非要用外部视角取代内部视角,而是以内部视角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并存与互补。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