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康, 王承瀚, 朱尊权, 等.卷烟工艺学[M].北京:食品工业出版社, 1958.
魏鹏程, 张小利, 范学忠, 等.不同海拔条件对中间香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 2017, 23(8):72-75.
乔学义, 王兵, 马宇平, 等.烤烟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烟草科技, 2014(9):5-9.
杨虹琦, 周冀衡, 杨述元, 等.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潜香型物质对评吸质量的影响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1(1):11-14.
杨超, 丁根胜, 万里兴, 等.基于烟叶化学成分的卷烟叶组感官质量和风格研究[J].烟草科技, 2018, 51(8):85-91.
杜咏梅, 张建平, 王树声, 等.主导烤烟香型风格及感官质量差异的主要化学指标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 2010, 31(5):7-12.
束茹欣, 蔡嘉月, 杨征宇, 等.应用近红外光谱投影模型法分析烟叶的产区与风格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10):2764-2768.
陈芝飞, 杨靖, 马宇平, 等.基于活性阈值的卷烟烟气中重要碱性香气成分剖析[J].烟草科技, 2017, 50(3):39-46.
蔡莉莉, 刘绍锋, 郝辉, 等.卷烟烟气重要中性香气成分的活性阈值[J].烟草科技, 2018, 51(9):33-39.
CHEN Z F, YANG J, SUN Z T, et al.Determination of odor activity values (oavs) of some important volatile organic acids in the mainstream cigarette smoke[J].Tobacco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49(S1):27-32.
马宇平, 席高磊, 赵志伟, 等.香气活性值用于许昌、郴州和潍坊烤烟香气差异分析[J].烟草科技, 2020, 53(5):6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GB/T 19609-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贾春晓, 文金昉, 马宇平, 等.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卷烟烟气中性香味成分[J].分析试验室, 2016, 35(7):831-835.
LEFFINGWELL J C, YOUNG H C, BERNASEK E.Tobacco flavoring for smoking products[M].North Carolina:R.J.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1972.
陈芝飞, 杨靖, 马宇平, 等.烟用香料作用阈值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烟草科技, 2016, 49(4):30-36.
罗登山, 王兵, 乔学义.《全国烤烟烟叶香型风格区划》解析[J].中国烟草学报, 2019, 2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