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地租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马寒 王琦

引用本文: 马寒, 王琦. 青年马克思的地租思想及其理论价值[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0-18. doi: 10.12186/2025.03.002

青年马克思的地租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马寒(1978—),男,河南省商丘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王琦(1995—),女,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基金项目: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242400411153)
    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24VSZ16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4BSH038)

  • 中图分类号: A81;F091.91

Young Marx’s idea of land rent and its theoretical value

  • Received Date: 2024-08-21

    CLC number: A81;F091.91

  • 摘要: 地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仅将地租视为与“资本及其利润”“劳动报酬”相并行的商品生产的组成要素,忽视了地租作为“积蓄的劳动”的资本本质及其产生的私有制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青年马克思将地租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来考察,运用批判与建构结合的论证范式,在扬弃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租是自然力竞争和人力竞争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力求借助地租等经济范畴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从而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旨归,为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等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2]

      陈先达,臧峰宇.重新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3):52-60.

    3. [3]

      汤在新.略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2(1):19-29.

    4. [4]

      王亚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1962(11):33-44.

    5. [5]

      配第.赋税论:外二种: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陈冬野,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61-62.

    6. [6]

      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 [8]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9. [9]

      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10. [10]

      季陶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99.

    11. [1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73.

    12.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72.

    13.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

    14. [14]

      杜启顺.青年马克思法学观的建构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12):131-140.

    15. [15]

      武文军.《资本论》创作史话[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16. [16]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7.

    17. [17]

      马健行.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

    18. [18]

      陈振羽.马克思对李嘉图地租论的伟大变革[J].中国经济问题,1980(1):55-59,65.

    19. [19]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444.

    1. [1]

      徐苗 . 马克思早期探寻“物质利益难题”之路及其对国家治理实践的启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 doi: 10.12186/2025.01.001

    2. [2]

      饶宝美张乾元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比较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6-25. doi: 10.12186/2024.06.003

    3. [3]

      杨梦欣王浩斌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26-33. doi: 10.12186/2024.06.004

    4. [4]

      邹海贵谭雅佳 . 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 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1

    5. [5]

      陈建兵胡江南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3

    6. [6]

      赵长太董丁菡 . 习近平“两山论”的三维探析:思想来源、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7-24. doi: 10.12186/2025.02.003

    7. [7]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8. [8]

      周广亮王海全 .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论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93-99. doi: 10.12186/2024.05.012

    9. [9]

      陈建名牛仪萌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有利条件、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50-57. doi: 10.12186/2025.02.007

    10. [10]

      孙毅梁泽贤 . “腿(leg)”隐喻在汉英表达中的认知语言学阐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7-24. doi: 10.12186/2024.05.003

    11. [11]

      王宏宇颜新月张竣迪 . 价值·内容·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58-64. doi: 10.12186/2025.02.008

    12. [12]

      施志晖陆岷峰 .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49-55. doi: 10.12186/2024.05.006

    13. [13]

      周广亮许皓轩 .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78-87. doi: 10.12186/2025.01.010

    14. [14]

      唐晔耿菲遥 .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传统城市经济.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33-38. doi: 10.12186/2025.01.005

    15. [15]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16. [16]

      殷晓琳 .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50-58. doi: 10.12186/2025.01.007

    17. [17]

      张世军陈国宏梅宝林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88-94,104. doi: 10.12186/2025.01.011

    18. [18]

      安慧王晓娅 . 数字经济发展、智能场景应用与企业价值创新——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69-77. doi: 10.12186/2025.01.009

    19. [19]

      邹娜张西通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94-102. doi: 10.12186/2025.03.01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3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8-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青年马克思的地租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马寒(1978—),男,河南省商丘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王琦(1995—),女,河南省开封市人,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242400411153)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24VSZ16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4BSH038)

摘要: 地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仅将地租视为与“资本及其利润”“劳动报酬”相并行的商品生产的组成要素,忽视了地租作为“积蓄的劳动”的资本本质及其产生的私有制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青年马克思将地租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来考察,运用批判与建构结合的论证范式,在扬弃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租是自然力竞争和人力竞争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力求借助地租等经济范畴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从而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旨归,为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等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9)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