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及其时代价值——从《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过时论”谈起

王玉坤

引用本文: 王玉坤. 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及其时代价值——从《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过时论”谈起[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18-25. doi: 10.12186/2025.05.003

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及其时代价值——从《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过时论”谈起

    作者简介: 王玉坤(1996—),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KS041)

  • 中图分类号: A81

The revolutionary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A critique of the “Obsolescence Thesis” of violent revolution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Received Date: 2024-07-10

    CLC number: A81

  • 摘要: 探寻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具体路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理论旨趣,更是关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现实议题。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献理解的偏差,一些人产生了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差异化认识,甚至不乏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原则的误读和曲解。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将革命的彻底性原则贯穿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全过程:阐明了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应当坚持的政党组织形式,揭示了遵循无产阶级革命一般规律的暴力革命形式的重要性,以及论证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应当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不仅有助于廓清认识误区、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 [1]

      李瑞琴.《共产党宣言》过时了吗[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0):44-49.

    2. [2]

      余斌.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消除[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2):1-9.

    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6]

      奚广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第三阶段的思考[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1):33-38.

    7. [7]

      胡德巧.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的反思与完善[J].社会主义研究,2020(5):30-34.

    8. [8]

      周新城.戳穿歪曲恩格斯的谎言:兼析民主社会主义泛滥的危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5):79-84,108.

    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11]

      列宁.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 [12]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28.

    13. [13]

      列宁.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5.

    14. [14]

      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15.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1.

    16.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9.

    17. [17]

      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18. [18]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6.

    19. [19]

      列宁.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24.

    20. [20]

      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1.

    21. [21]

      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22. [22]

      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6.

    23. [2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0.

    24. [2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

    25. [2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6. [26]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6.

    27. [2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9.

    28. [2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83.

    29. [2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2.

    1. [1]

      宁宇涵 .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意蕴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15-23. doi: 10.12186/2025.04.003

    2. [2]

      饶宝美张乾元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比较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6-25. doi: 10.12186/2024.06.003

    3. [3]

      陈建兵胡江南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3

    4. [4]

      蒲传新 .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要求——以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10. doi: 10.12186/2024.05.001

    5. [5]

      王富军 . 目的·目标·功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维论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8-17. doi: 10.12186/2025.05.002

    6. [6]

      郭风英杨秋实 . 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0-97. doi: 10.12186/2025.02.012

    7. [7]

      黄天弘武艳丽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概况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73-81. doi: 10.12186/2025.02.010

    8. [8]

      聂海杰卢圣轩 .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新意”探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34-42. doi: 10.12186/2025.05.005

    9. [9]

      朱荣英 . 从“三个自信”看“四个全面”——论“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6): 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1

    10. [10]

      梁日新 . 社科学术期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问题与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98-103. doi: 10.12186/2025.04.013

    11. [11]

      崔会敏胡嘉慧 .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生成 逻辑、价值意蕴与完善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55-61. doi: 10.12186/2025.03.007

    12. [12]

      万璐鸣 . 马克思的道德观何以可能——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43-50. doi: 10.12186/2025.05.006

    13. [13]

      陶廷昌 .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要概览及其中国化时代化观照——基于五封书信的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17. doi: 10.12186/2025.01.002

    14. [14]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15. [15]

      双艳珍 .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传播失灵及其矫正.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74-80. doi: 10.12186/2025.04.010

    16. [16]

      刘子琼于佳琪 . 数字融入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81-89,97. doi: 10.12186/2025.04.011

    17. [17]

      王宏宇颜新月张竣迪 . 价值·内容·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58-64. doi: 10.12186/2025.02.00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57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7-1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及其时代价值——从《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过时论”谈起

    作者简介:王玉坤(1996—),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KS041)

摘要: 探寻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具体路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理论旨趣,更是关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现实议题。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文献理解的偏差,一些人产生了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差异化认识,甚至不乏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原则的误读和曲解。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将革命的彻底性原则贯穿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全过程:阐明了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应当坚持的政党组织形式,揭示了遵循无产阶级革命一般规律的暴力革命形式的重要性,以及论证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应当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原则,不仅有助于廓清认识误区、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29)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