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道德观何以可能——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On the possibility of Marx's ethical though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t perspective
-
摘要: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塔克-伍德命题”对马克思思想中道德维度的存在及其性质提出了根本性质疑,由此触发的激烈论争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研究的核心论域。马克思道德观之所以与传统道德理论存在本质差异,根本在于其始终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域之中。在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向的过程中,其实践哲学追求、人道主义关怀与无产阶级立场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形成;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成熟,马克思对道德的批判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强调道德观念的历史性与阶级性,并承认道德话语在具体实践中的作用。这一双向互构式解析路径为破解“塔克-伍德命题”迷思、确证马克思道德观在场形态提供了基础性方案。
-
-
[1]
塔克.马克思主义革命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2]
伍德.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J].林进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6):39-47.
-
[3]
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利和历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
-
[4]
韦尔,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6.
-
[5]
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50.
-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
-
[1]
-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47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