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到系统: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脉络

任恒

引用本文: 任恒. 从个体到系统: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脉络[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3(4): 28-37. doi: 10.12186/2022.04.004

从个体到系统: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脉络

    作者简介: 任恒(1991-),男,江西省崇仁县人,深圳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体行动理论。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ZZ0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0XXY09);深圳大学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ZZMSZX02)

  • 中图分类号: D034

From individual to system:on the analytical context of Elinor Ostrom's thought of self-governance

  • Received Date: 2022-04-15

    CLC number: D034

  • 摘要: 作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奥斯特罗姆立足于自身对制度供给问题的深刻理解,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人类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能力,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走出由集体行动所引致的诸多困境开辟了另一条路径。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遵循从个体到系统的分析脉络,包括分析个体策略选择的内外部变量、集体行动情境自主治理的三大难题、长期存续的公共资源体系的八项原则和集体行动制度分析的三个层次,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某一制度安排的主要变量。奥氏认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个体策略选择受到功利最大化的动机驱使,同时也受到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它们共同构成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个体行为选择方式。
    1. [1]

      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 [2]

      BATES R H.Contra Contractarianism: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J].Politics and Society,1988(16):394.

    3. [3]

      OSTROM E.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149.

    4. [4]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82.

    5. [5]

      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M].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8-129.

    6. [6]

      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龙虎,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26.

    7. [7]

      OSTROM E.A long polycentric journey[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10(13):1.

    8. [8]

      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王文章,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8.

    9. [9]

      WILSON D S,OSTROM B,COX M E.Generalizing the core design priciples for the efficacy of group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13(90):21.

    10. [10]

      奥斯特罗姆.公共资源的未来:超越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M].郭冠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

    11. [11]

      奥斯特罗姆,加德纳,沃克.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M].王巧玲,任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49.

    1. [1]

      王玉珏朱刚 . 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应对.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03-110. doi: 10.12186/2025.03.012

    2. [2]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3. [3]

      周广亮许皓轩 . 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78-87. doi: 10.12186/2025.01.010

    4. [4]

      杨晓闻珂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50-57. doi: 10.12186/2025.04.007

    5. [5]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6. [6]

      关小克王建骁 . 基于系统思维的耕地高质量治理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53-60,71. doi: 10.12186/2024.06.007

    7. [7]

      孙远太孙冰清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34-42. doi: 10.12186/2024.06.005

    8. [8]

      吴宁程艳芳张颖 .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以福州市军门社区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43-52. doi: 10.12186/2024.06.006

    9. [9]

      徐苗 . 马克思早期探寻“物质利益难题”之路及其对国家治理实践的启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 doi: 10.12186/2025.01.001

    10. [10]

      高丽秦金婷 . 高校社区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内卷化”的多重效应及其发生机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5-104. doi: 10.12186/2025.01.012

    11. [11]

      饶宝美张乾元 .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比较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6-25. doi: 10.12186/2024.06.003

    12. [12]

      马寒王琦 . 青年马克思的地租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0-18. doi: 10.12186/2025.03.002

    13. [13]

      郭瑞萍付佳伟 . “第二个结合”:人民至上思想的“魂脉”与“根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1-7. doi: 10.12186/2025.05.001

    14. [14]

      赵长太董丁菡 . 习近平“两山论”的三维探析:思想来源、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7-24. doi: 10.12186/2025.02.003

    15. [15]

      汪金英张远彤宁亚丽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挑战与应对.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51-58,74. doi: 10.12186/2025.05.007

    16. [16]

      苏晔张亚茹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创新探赜.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68-74. doi: 10.12186/2025.05.009

    17. [17]

      王明春张峰玮 .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个着力”的历史递嬗、价值指归与践行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25. doi: 10.12186/2025.01.003

    18. [18]

      岳强陈美竹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风险挑战与系统构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5): 59-67. doi: 10.12186/2025.05.00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3365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2-04-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个体到系统: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脉络

    作者简介:任恒(1991-),男,江西省崇仁县人,深圳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体行动理论。
  • 深圳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ZZ0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20XXY09);深圳大学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ZZMSZX02)

摘要: 作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奥斯特罗姆立足于自身对制度供给问题的深刻理解,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人类破解集体行动困境的能力,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走出由集体行动所引致的诸多困境开辟了另一条路径。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遵循从个体到系统的分析脉络,包括分析个体策略选择的内外部变量、集体行动情境自主治理的三大难题、长期存续的公共资源体系的八项原则和集体行动制度分析的三个层次,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某一制度安排的主要变量。奥氏认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个体策略选择受到功利最大化的动机驱使,同时也受到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它们共同构成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个体行为选择方式。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