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毛泽东批判继承论的坚持和发展

刘金鹏

引用本文: 刘金鹏. 习近平对毛泽东批判继承论的坚持和发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3): 11-1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9.03.002

习近平对毛泽东批判继承论的坚持和发展

    作者简介: 刘金鹏(1977-),男,河南省新野县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哲学。
  •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CSY180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8YJA720006);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项目(CST19008)

  • 中图分类号: A8

XI Jinping's adhe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O Zedong's critical inheritance theory

  • Received Date: 2019-01-02

    CLC number: A8

  • 摘要: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毛泽东、习近平相继提出了批判继承论和双创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从理论旨趣上看,双创论和批判继承论都是以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根本目的。从问题意识和理论逻辑上看,双创论不仅与批判继承论一脉相承,更是对它的创新发展。具体来说,双创论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分析、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概念;进而,明确主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学回答了传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批判继承论基础上提出的双创论,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1.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9.

    2.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4]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 [7]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 [8]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9.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 [10]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1. [1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 [1]

      孙小龙李子华 . 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01-110. doi: 10.12186/2024.06.013

    2. [2]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3. [3]

      赵长太董丁菡 . 习近平“两山论”的三维探析:思想来源、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7-24. doi: 10.12186/2025.02.003

    4. [4]

      程丽君 . 论炎黄祭祀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赓续发展的价值意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26-32. doi: 10.12186/2025.01.004

    5. [5]

      王明春张峰玮 .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个着力”的历史递嬗、价值指归与践行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25. doi: 10.12186/2025.01.003

    6. [6]

      周广亮王海全 .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论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93-99. doi: 10.12186/2024.05.012

    7. [7]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8. [8]

      陈建兵胡江南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3

    9. [9]

      朱荣英 . 从“三个自信”看“四个全面”——论“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6): 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1

    10. [10]

      杨梦欣王浩斌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26-33. doi: 10.12186/2024.06.004

    11. [11]

      唐晔耿菲遥 .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传统城市经济.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33-38. doi: 10.12186/2025.01.005

    12. [12]

      汪晓东吴雨泽邢鑫 . 文化自信视域下永春龙水漆篮装饰文化意蕴探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8-104. doi: 10.12186/2025.02.013

    13. [13]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14. [14]

      吕晓洁 . 嵩阳书院与儒家文化精神的重构、 传播及其当代启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29-35,83. doi: 10.12186/2025.03.004

    15. [15]

      杨晓闻珂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50-57. doi: 10.12186/2025.04.007

    16. [16]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9
  • 文章访问数:  3189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9-01-02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习近平对毛泽东批判继承论的坚持和发展

    作者简介:刘金鹏(1977-),男,河南省新野县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哲学。
  •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CSY180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8YJA720006);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团队项目(CST19008)

摘要: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毛泽东、习近平相继提出了批判继承论和双创论,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从理论旨趣上看,双创论和批判继承论都是以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根本目的。从问题意识和理论逻辑上看,双创论不仅与批判继承论一脉相承,更是对它的创新发展。具体来说,双创论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分析、批判继承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概念;进而,明确主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学回答了传承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批判继承论基础上提出的双创论,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