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格尔.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
[2]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3]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63.
|
[4] |
吴晓明.再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J].中国社会科学,2023(5):57.
|
[5] |
海德格尔.尼采: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
[6] |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82.
|
[7] |
聂海杰.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311.
|
[8] |
康德.康德三大批判合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
[9] |
强以华,唐东哲.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10] |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独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514.
|
[11]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12]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14] |
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15]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16]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0.
|
[17]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18]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
[19]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
|
[20] |
张文喜.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
|
[21] |
冯章.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5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26.
|
[22] |
赵长太,聂海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超越意蕴[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9-27.
|
[2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27.
|
[24]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