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1-2.
[2] 陈学明.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兼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20.
[3] 田飞龙.中国式现代化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探索[J].天府新论,2023(3):23-39.
[4] 陈锡喜.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4-8.
[5] 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诉求[J].人民论坛,2017(21):22-24.
[6] 高祖贵.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2):32-35.
[7] 涂用凯.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9-17.
[8] 殷文明.中国式和平发展道路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4):9-17,134.
[9] 沈尤佳.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根源与意义[J].当代世界,2023(5):57-61.
[10] 王泽应.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及伦理深蕴[J].伦理学研究,2023(1):1-8.
[11] 刘儒,刘启农,向潇璇.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基于三重向度的比较论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4(1):23-32.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一带一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28.
[13]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75.
[1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0.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6]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