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征与实质

黄浩 赵羽翔

引用本文: 黄浩, 赵羽翔.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征与实质[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3(3): 1-6. doi: 10.12186/2022.03.00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征与实质

    作者简介: 黄浩(1970—),男,湖北省枣阳市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赵羽翔(1997—),男,湖北省襄阳市人,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KS15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8CXY06)

  • 中图分类号: A81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ce of people's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 Received Date: 2022-02-06

    CLC number: A81

  • 摘要: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生存与活动全方位发展的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具有共识性的向往与追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本真性、至善性、臻美性三大特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质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制约生产方式,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起人们需要的变化,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3.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56.

    4. [4]

      余开亮.儒家伦理:政治美学与当代美育理论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3.

    5. [5]

      莱亚德.幸福的社会[M].侯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3.

    6. [6]

      弗雷.真实幸福探秘:一场经济学中的革命性突破[M].熊毅,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6.

    7. [7]

      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生活本体论概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45.

    8. [8]

      王雅林.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31.

    9. [9]

      于萍.马克思需要概念的内涵探析:兼评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1.

    10. [10]

      赫勒,费赫尔.后现代政治状况[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1. [1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6.

    12.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13]

      高斯.当代自由主义理论:作为后启蒙方案的公共理性[M].张云龙,唐学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35.

    14. [14]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6.

    15. [15]

      许苏民.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2.

    16. [16]

      费希.什么是好生活[M].黄迪娜,吴晓斐,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91.

    17. [17]

      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译者前言11.

    18. [18]

      沃克霍布.富足:过丰盈而美好的生活[M].张琨,译.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9:
      序言.

    1. [1]

      孙小龙李子华 . 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01-110. doi: 10.12186/2024.06.013

    2. [2]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3. [3]

      杜琳宸 .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指向、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00-107. doi: 10.12186/2024.05.013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155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2-02-0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征与实质

    作者简介:黄浩(1970—),男,湖北省枣阳市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赵羽翔(1997—),男,湖北省襄阳市人,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华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KS15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8CXY06)

摘要: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生存与活动全方位发展的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具有共识性的向往与追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本真性、至善性、臻美性三大特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质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制约生产方式,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起人们需要的变化,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