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李亚军

引用本文: 李亚军.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3): 41-49. doi: 10.12186/2024.03.005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作者简介: 李亚军(1995—),男,甘肃省平凉市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
  •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1SJZDA006)

  • 中图分类号: D73/77

The debate and criticism surrounding Fukuyama’s identity politics theory

  • Received Date: 2024-03-14

    CLC number: D73/77

  • 摘要: 通过分析身份政治对美国民主政治的理性话语、政治体制、社会整合和发展议题的消极影响,福山表明了对身份政治的反对态度,并提出构建以“信条式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统一身份。围绕福山的理论框架,塞兹等反对者仅从身份政治的进步性方面为其辩护,认为身份政治有助于增强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因而其批判还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从美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阶级斗争的范式和结构动态逐步强化,身份政治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政治范式下的一种暂时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西方社会民主主流价值和体制本身的内在缺陷,而要消除身份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多元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1. [1]

      FRANCIS F.The populist surge[J].The American Interest,2018,13(4):16-18.

    2. [2]

      FRANCIS F.Against identity politics:The new tribalism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J].Foreign Affairs,2018,97(5):90-114.

    3. [3]

      庞金友,洪丹丹.大变局时代的身份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危机[J].行政论坛,2019,26(6):5-13.

    4. [4]

      米勒.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M].李里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90.

    5. [5]

      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M].刘芳,译.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

    6. [6]

      福山.信念式国民身份:应对身份政治带来的民主危机[J].甄成,张淦,译.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11):22-34.

    7. [7]

      ABRAMS S Y.Identity politics strengthens democracy[J].Foreign Affairs,2019,98(2):160-163.

    8. [8]

      SIDES J,TESLER M,VAVRECK L.Identity politics can lead to progress[J].Foreign Affairs,2019,98(2):163-166.

    9. [9]

      RICHESON J A.A creedal identity is not enough[J].Foreign Affairs,2019,98(2):166-168.

    10. [10]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92-293.

    11. [11]

      霍布斯鲍姆.身份政治与左派[J].易辉,译.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8(1):37-43.

    12. [12]

      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38.

    13. [13]

      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张美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81.

    14. [14]

      BERNSTEIN M.Idntity politic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5(31):47-74.

    15. [15]

      谭安奎.身份政治:根源、挑战与未来[J].探索与争鸣,2020(2):99-111.

    16. [16]

      ALCOFF L M,MOHANTY S.Identity politics:An Introduction[M]//ALCOFF L M,HAMES-GARCIA M.Identity politics:An introduction reconsidered.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8.

    17. [17]

      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67.

    18. [18]

      TAYLOR C.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M]//GUTMANN A.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61.

    19. [19]

      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0. [20]

      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M].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7.

    21. [21]

      亨廷顿.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M].先萌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110.

    1. [1]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2. [2]

      周广亮王海全 .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论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93-99. doi: 10.12186/2024.05.012

    3. [3]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4. [4]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16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3-14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福山的身份政治理论争论及其批判

    作者简介:李亚军(1995—),男,甘肃省平凉市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
  •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1SJZDA006)

摘要: 通过分析身份政治对美国民主政治的理性话语、政治体制、社会整合和发展议题的消极影响,福山表明了对身份政治的反对态度,并提出构建以“信条式国家认同”为基础的统一身份。围绕福山的理论框架,塞兹等反对者仅从身份政治的进步性方面为其辩护,认为身份政治有助于增强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因而其批判还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从美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阶级斗争的范式和结构动态逐步强化,身份政治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政治范式下的一种暂时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西方社会民主主流价值和体制本身的内在缺陷,而要消除身份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其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多元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2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