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视域下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设计研究

吴兴玺 曲爱洁

引用本文: . doi: 10.12186/2025.02.014

活态传承视域下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 吴兴玺(1983—),男,甘肃省张掖市人,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曲爱洁(1997—),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5A-065)

  • 中图分类号: J0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NFT digital collections of Dunhuang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ving inheritance

  • Received Date: 2024-07-04

    CLC number: J0

  • 摘要: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数字藏品在文化艺术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潜力。针对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内涵阐释不够、艺术价值导向游离和情感表达不足等问题,对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的设计特征、文化内涵、创新策略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将敦煌艺术文化融入NFT数字藏品设计,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活态传承,还可为数字藏品的创意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可提升NFT数字藏品的艺术价值,增强其社会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和价值延续提供重要参考。
    1.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 2022:45.

    2. [2]

      数字与实体双重赋能 “万物有灵”敦煌数字瑞兽限量发行[EB/OL].(2022-11-09)[2024-03-02].http://art.people.com.cn/n1/2022/1109/c41426-32562129.html.

    3. [3]

      2022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研究报告[EB/OL].(2022-09-21)[2024-04-18].https://www.iresearch.com.cn/Detail/report?id=4065 &isfree=0.

    4. [4]

      李勤学.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的冲突与融合[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1):104-110.

    5. [5]

      荆伟.敦煌壁画的数字视觉设计再造与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2.

    6. [6]

      苗岭.我国民族博物馆数字藏品开发设计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1):130-136.

    7. [7]

      巴尔.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4.

    8. [8]

      徐小媛.基于品牌价值提升的数字藏品设计开发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3.

    9. [9]

      韩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藏品文创设计路径[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4):81-83.

    10. [10]

      王永杰,李刚.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3,40(6):88-92.

    1. [1]

      汪晓东吴雨泽邢鑫 . 文化自信视域下永春龙水漆篮装饰文化意蕴探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8-104. doi: 10.12186/2025.02.013

    2. [2]

      马雪 . AIGC技术在新闻内容自动化生成中的应用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08-114. doi: 10.12186/2024.05.014

    3. [3]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4. [4]

      施志晖陆岷峰 .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49-55. doi: 10.12186/2024.05.006

    5. [5]

      孙远太孙冰清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34-42. doi: 10.12186/2024.06.005

    6. [6]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7. [7]

      殷晓琳 .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50-58. doi: 10.12186/2025.01.007

    8. [8]

      张世军陈国宏梅宝林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88-94,104. doi: 10.12186/2025.01.011

    9. [9]

      安慧王晓娅 . 数字经济发展、智能场景应用与企业价值创新——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69-77. doi: 10.12186/2025.01.00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7-04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活态传承视域下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吴兴玺(1983—),男,甘肃省张掖市人,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高等艺术教育管理;曲爱洁(1997—),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兰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 兰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5A-065)

摘要: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数字藏品在文化艺术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潜力。针对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内涵阐释不够、艺术价值导向游离和情感表达不足等问题,对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的设计特征、文化内涵、创新策略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将敦煌艺术文化融入NFT数字藏品设计,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活态传承,还可为数字藏品的创意设计提供新思路,同时可提升NFT数字藏品的艺术价值,增强其社会意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和价值延续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