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邹娜 张西通

引用本文: 邹娜, 张西通.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94-102. doi: 10.12186/2025.03.01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 邹娜(1979—),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力资源管理;张西通(2000—),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TJYJ23-013)

  • 中图分类号: F562;C964.2

The internal logic,current predicament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technology and talent empowering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 Received Date: 2025-03-18

    CLC number: F562;C964.2

  • 摘要: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高质量教育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搭建基础平台;高水平科技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高素质人才可为低空经济发展夯实智力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当前,教育、科技和人才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层面仍存在一些困境:学科设置脱节,教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投入不足,创新研发未突破;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来源单一。政府应牵头高校、科研机构和低空经济企业,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三位一体”战略机遇,优化专业学科设置,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技术创新突破,打造多元应用场景;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发挥协同聚合效应,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维度着力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1.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2. [2]

      李强.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25-03-13(01).

    3. [3]

      杨骏,李长健.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低空经济的实践研判、风险识别及制度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25,47(3):77-86.

    4. [4]

      张炜,王良,张维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多重逻辑[J].北京教育(高教),2023(10):35-38.

    5. [5]

      高等教育司.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EB/OL].(2024-12-23)[2025-03-11].https://zwfw.moe.gov.cn/dynamicDetail?id=1871121130048192538&title=1.

    6. [6]

      张晓兰.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EB/OL].(2024-12-30)[2025-03-11].http://www.sic.gov.cn/sic/81/455/1230/20241230150037500779676_pc.html.

    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EB/OL].(2019-06-21)[2025-03-11].https://www.mohrss.gov.cn/wap/xw/rsxw/201906/t20190621_321343.html.

    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EB/OL].(2019-08-27)[2025-03-11].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2008/t20200827_383915.html.

    9. [9]

      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和云系统数据统计报告(2023年)》[EB/OL].(2024-04-26)[2025-03-11].http://www.caac.gov.cn/PHONE/XWZX/MHYW/202404/t20240429_224016.html.

    10. [10]

      周钰哲.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要素分析与实现路径[J].东南学术,2024(4):87-97.

    11. [11]

      吕人力.低空经济的背景、内涵与全球格局[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15):45-56.

    12. [12]

      薛领,孙欣彤,潘苏.我国低空经济的基础支撑、关键领域与发展重点[J].社会科学辑刊,2025(2):120-129.

    13. [13]

      庄茁.人工智能赋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未来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15):38-44.

    14. [14]

      邹娜,张西通.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J].探求,2025(1):18-25.

    15. [15]

      张夏恒.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阻碍及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5,47(1):17-23.

    16. [16]

      李牧南,谢天琪.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路:依托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J].科技管理研究,2024,44(17):1-9.

    17. [17]

      沈映春,赵雨涵,周昕怡.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逻辑框架与战略路径[J/OL].江苏社会科学,2025(2):104-112,242
      -243.

    18. [18]

      李晓华.政府引导、产业生态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J].改革,2025(2):21-35.

    1. [1]

      郭佳楠 . DeepSeek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作用机理、现实障碍与实践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84-93. doi: 10.12186/2025.03.010

    2. [2]

      吴志兴苟延峰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转变与功能发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65-72. doi: 10.12186/2025.02.009

    3. [3]

      施志晖陆岷峰 .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49-55. doi: 10.12186/2024.05.006

    4. [4]

      刘广明韩雨桐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征指标体系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40-49. doi: 10.12186/2025.02.006

    5. [5]

      徐维刘洁 . 数字要素赋能中部地区崛起的 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47-54. doi: 10.12186/2025.03.006

    6. [6]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7. [7]

      关小克王建骁 . 基于系统思维的耕地高质量治理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53-60,71. doi: 10.12186/2024.06.007

    8. [8]

      张世军陈国宏梅宝林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88-94,104. doi: 10.12186/2025.01.011

    9. [9]

      殷晓琳 .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50-58. doi: 10.12186/2025.01.007

    10. [10]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11. [11]

      安慧王晓娅 . 数字经济发展、智能场景应用与企业价值创新——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69-77. doi: 10.12186/2025.01.009

    12. [12]

      程丽君 . 论炎黄祭祀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赓续发展的价值意蕴.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26-32. doi: 10.12186/2025.01.004

    13. [13]

      唐晔耿菲遥 .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传统城市经济.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33-38. doi: 10.12186/2025.01.005

    14. [14]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15. [15]

      李欣栩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1950—195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0-85,110. doi: 10.12186/2024.06.010

    16. [16]

      杨梦欣王浩斌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26-33. doi: 10.12186/2024.06.004

    17. [17]

      邹海贵谭雅佳 . 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 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1

    18. [18]

      杨波卞京 . 国外概念整合研究的新动态与趋势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25-36. doi: 10.12186/2024.05.004

    19. [19]

      孙小龙李子华 . 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01-110. doi: 10.12186/2024.06.013

    20. [20]

      宋勇超赵媛媛 .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审计对策.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33-39. doi: 10.12186/2025.02.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4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5-03-18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邹娜(1979—),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力资源管理;张西通(2000—),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TJYJ23-013)

摘要: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高质量教育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搭建基础平台;高水平科技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高素质人才可为低空经济发展夯实智力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可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当前,教育、科技和人才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层面仍存在一些困境:学科设置脱节,教育体系不完善;技术投入不足,创新研发未突破;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来源单一。政府应牵头高校、科研机构和低空经济企业,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三位一体”战略机遇,优化专业学科设置,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技术创新突破,打造多元应用场景;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发挥协同聚合效应,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维度着力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