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消费者概念的构建要素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已近20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立法技术的不完善与时代局限性使该法本身存有制度漏洞,面对今日的消费者维权困境,重新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提上了立法日程。准确定义"消费者"概念,是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础,具有全局性意义。要确立"消费者"概念,就必须先确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宗旨理念——在保证社会整体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以抵制经营者恶意行为。以此理念为指导,结合《德国民法典》中有关"消费者"的定义与中国自身境况,我国"消费者"概念的构建要素应为:消费者应限定为个人,而排除单位;消费者主观上不得以营利活动为目的;消费者行为应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个人是消费行为承受人的,不论其是否为消费合同相对方,都应被视为消费者;"买假"人未声明自己"知假"的,应被视为消费者。
-
-
[1]
德国民法典[M].陈卫佐,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
[2]
刘青文.论消费者、经营者概念在德国民法典中的确立[J].中德法学论坛,2008(6):72.
-
[3]
王利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4):6.
-
[4]
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2002(2):3.
-
[5]
陈运雄.论消费者的概念[J].求索,1998(4):38.
-
[6]
王利明.关于消费者的概念[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3):39.
-
[7]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形式逻辑[M].4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7.
-
[8]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5):1.
-
[9]
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32.
-
[10]
杨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功与不足及完善措施[J].清华法学,2010(3):7.
-
[11]
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1997(5):1.
-
[1]
计量
- PDF下载量: 37
- 文章访问数: 1183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