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The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rxism in China
-
摘要: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合力夹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国际环境的挑战。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不少人认为,作为彻底革命和批判的解放学说的马克思主义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二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挑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兴盛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尤其是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又进一步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三是执政党状况的挑战。一些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削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导致马克思主义遭遇信仰危机。四是西方思潮的挑战。人们在对西方社会思潮盲目崇拜的同时,愈加对马克思主义不以为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受到挑战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是国际因素;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及其问题是国内因素;对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确态度是主观原因。针对挑战,我们应采取以下应对之策: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保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理论创新,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注入生机活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质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展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人民民主专政,打牢马克思主义制度根基,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政治保证。
-
-
[1]
吕世荣.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阐释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4):5.
-
[2]
吕世荣,周宏.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20.
-
[3]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人民出版社,2015:15.
-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
[6]
陈先达.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N].光明日报,2016-03-02(01).
-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
-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1]
计量
- PDF下载量: 193
- 文章访问数: 13231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