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雪琴

引用本文: 张雪琴. 《曾国藩家书》中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4): 28-3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7.04.005

《曾国藩家书》中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KS003);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

  • 中图分类号: B822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Home Letter of Zeng Guo-fan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 Received Date: 2017-03-20
    Available Online: 2017-08-15

    CLC number: B822

  • 摘要: 现代性危机导致道德教化式微,进而造成当下社会道德不彰、家风不淳、官风不正、世风日下。《曾国藩家书》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治学、齐家、为官的道理:修身之德贵在恪守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守则;治学之德贵在不求功名富贵而求诚正修齐;齐家之德贵在孝悌、勤俭与睦邻;为官理政之德贵在清、慎、勤。曾国藩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因材施教法,很好地解决了子弟的立德问题。曾国藩的道德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有助于化解人与社会的现代性危机,纠正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偏差,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以官德修养根治腐败。
    1. [1]

      曹洁.诸子"家训"类文献的齐家之道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6(3):109.

    2. [2]

      唐浩明.唐明浩点评曾国藩语录: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70.

    3. [3]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1393.

    4. [4]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7:138.

    5. [5]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全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6. [6]

      唐浩明.唐明浩点评曾国藩家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 [7]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5:39.

    8. [8]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7:802.

    9. [9]

      吴江,袁敏琴.曾国藩成就大事的36字诀[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185.

    10. [10]

      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6:76.

    11. [11]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6:878.

    12. [12]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岳麓书社,1986:251.

    13. [13]

      李志茗.曾国荃与晚清官书局刻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4.

    14. [14]

      曾国藩.曾国藩治家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7:45.

    1. [1]

      吴宁程艳芳张颖 .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以福州市军门社区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43-52. doi: 10.12186/2024.06.006

    2. [2]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3. [3]

      关小克王建骁 . 基于系统思维的耕地高质量治理路径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53-60,71. doi: 10.12186/2024.06.007

    4. [4]

      孙远太孙冰清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34-42. doi: 10.12186/2024.06.005

    5. [5]

      徐苗 . 马克思早期探寻“物质利益难题”之路及其对国家治理实践的启示.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 doi: 10.12186/2025.01.001

    6. [6]

      高丽秦金婷 . 高校社区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内卷化”的多重效应及其发生机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5-104. doi: 10.12186/2025.01.012

    7. [7]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8. [8]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9
  • 文章访问数:  1019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7-03-20
  • 刊出日期:  2017-08-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曾国藩家书》中的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郑州轻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KS003);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

摘要: 现代性危机导致道德教化式微,进而造成当下社会道德不彰、家风不淳、官风不正、世风日下。《曾国藩家书》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治学、齐家、为官的道理:修身之德贵在恪守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守则;治学之德贵在不求功名富贵而求诚正修齐;齐家之德贵在孝悌、勤俭与睦邻;为官理政之德贵在清、慎、勤。曾国藩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因材施教法,很好地解决了子弟的立德问题。曾国藩的道德教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有助于化解人与社会的现代性危机,纠正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偏差,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以官德修养根治腐败。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