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新思维

李海龙

引用本文: 李海龙. 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新思维[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3): 48-53.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09

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新思维

  • 中图分类号: D820

  • Received Date: 2014-04-01
    Available Online: 2014-06-15

    CLC number: D820

  • 摘要: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变化新趋势,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正确选择。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是世界不同性质、不同大小国家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和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始终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赋予了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深刻的国际外交价值,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1.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

    2. [2]

      郑必坚.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15).

    4. [4]

      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1).

    5. [5]

      李克强.在第八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11(3).

    6. [6]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7. [7]

      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2).

    8. [8]

      杜尚泽,倪涛.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N].人民日报,2013-03-26(1).

    9. [9]

      杜尚泽,邢雪.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1).

    10. [10]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2).

    11. [11]

      戈登·布朗.向建立全球治理体系迈进[C]//郑必坚.世界热议中国:寻求共同繁荣之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62.

    12. [12]

      杜尚泽.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1).

    13. [13]

      杜尚泽,丁大伟.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中国核安全观推动实现持久核安全[N].人民日报,2014-03-25(1).

    14. [14]

      新华社.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01(3).

    15. [15]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4(2).

    16. [16]

      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4-03-29(2).

    17. [17]

      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4-01-01(1).

    1. [1]

      杨波卞京 . 国外概念整合研究的新动态与趋势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25-36. doi: 10.12186/2024.05.004

    2. [2]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3. [3]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4. [4]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5. [5]

      李欣栩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1950—195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0-85,110. doi: 10.12186/2024.06.010

    6. [6]

      蒲传新 .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要求——以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10. doi: 10.12186/2024.05.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6
  • 文章访问数:  1251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4-04-01
  • 刊出日期:  2014-06-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新思维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山东 济南 250103

摘要: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变化新趋势,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正确选择。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是世界不同性质、不同大小国家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和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在国际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始终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赋予了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深刻的国际外交价值,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