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

李正春 边铀铀

引用本文: 李正春, 边铀铀. 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2(1): 11-1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1.003

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

  • 中图分类号: G114

  • Received Date: 2010-12-16
    Available Online: 2011-02-15

    CLC number: G114

  • 摘要: 人类的交流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印刷时代到数字时代的急速变迁,电子书正在取代纸质书,围绕着电子书市场的阅读器市场竞争及电子书种类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但即使有出版界的投资和政府的支援,电子书市场仍停留在"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同时还存在着种类的局限性和阻拦黑客的技术问题,以及关于著作权等新的市场规则的制定等多种问题。纸质书籍的出版市场已将书二元化为"读的书"和"看的书",电子书市场加速了阅读环境对"看的书"需求的增加,而"读的书"的普及完全依赖于制度市场。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媒体环境和阅读能力的退化、过多使用网络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中断、网络带来的新的伦理认知、沟通能力的弱化等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来看,这些对人类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即使可以成为获得信息的手段也不能代替读书。面对读书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文化危机,文化发达国家应在文化政策层面对提高公民读书能力的各种项目给予大力扶持。未来竞争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只能期待通过读书而产生的人文学反省来实现。
    1. [1]

      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M].New York:Vintage Books Random House,1995.

    2. [2]

      Neil Postman.Die bedrohung des lesens durch die elektronischen medien-und was die verleger dagegen tun konnen[C]//Auf der Schultern von Gutenberg,Medienokologische Perspektiven der Fernseh-gesellschaft.Berlin/München:Quintessenz,1995:220-228.

    3. [3]

      Steven Johnson.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M].New York:Riverhead Books Penguin Group Inc,2005.

    4. [4]

      Nicholas Carr.The Big Switch: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M].New York/London:WW Norton,2009.

    5. [5]

      Nicholas Carr.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M].New York/London:WW Norton,2010.

    6. [6]

      Susan Greenfield.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 the 21st Century[M].London:Hodder & Stoughton,2008.

    7. [7]

      Clifford Nass.Etiquette equality:Exhibitions and expectation of computer politenes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47(4):35.

    1. [1]

      宋德涛 . 政府职能转变驱动营商环境优化的现实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73-78. doi: 10.12186/2024.05.009

    2. [2]

      傅思明王逍静 . 略论新时代党员权利的正确行使.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62-74. doi: 10.12186/2025.03.008

    3. [3]

      张爱军孙浩栋 . 抗争、体面和价值:媒介化时代的公民意识——基于需求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05-114. doi: 10.12186/2025.01.013

    4. [4]

      郭风英杨秋实 . 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0-97. doi: 10.12186/2025.02.012

    5. [5]

      杜琳宸 . 新时代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指向、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00-107. doi: 10.12186/2024.05.013

    6. [6]

      徐维刘洁 . 数字要素赋能中部地区崛起的 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47-54. doi: 10.12186/2025.03.006

    7. [7]

      陶廷昌 .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要概览及其中国化时代化观照——基于五封书信的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17. doi: 10.12186/2025.01.002

    8. [8]

      姚磊庄晓伟 . 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56-64. doi: 10.12186/2024.05.007

    9. [9]

      殷晓琳 .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50-58. doi: 10.12186/2025.01.007

    10. [10]

      张世军陈国宏梅宝林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88-94,104. doi: 10.12186/2025.01.011

    11. [11]

      安慧王晓娅 . 数字经济发展、智能场景应用与企业价值创新——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69-77. doi: 10.12186/2025.01.009

    12. [12]

      王岩王亚迪 . 异质性特征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75-83. doi: 10.12186/2025.03.009

    13. [13]

      朱荣英 . 从“三个自信”看“四个全面”——论“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6): 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1

    14. [14]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15. [15]

      施志晖陆岷峰 .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49-55. doi: 10.12186/2024.05.006

    16. [16]

      孙远太孙冰清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34-42. doi: 10.12186/2024.06.005

    17. [17]

      吴兴玺曲爱洁 . 活态传承视域下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设计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05-114. doi: 10.12186/2025.02.014

    18. [18]

      崔会敏胡嘉慧 .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生成 逻辑、价值意蕴与完善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55-61. doi: 10.12186/2025.03.007

    19. [19]

      郑世保荣滢滢 . 高校学生间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79-85. doi: 10.12186/2024.05.010

    20. [20]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161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0-12-16
  • 刊出日期:  2011-02-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

  • 1. 韩国 中央大学, 汉城特别市 156-756;
  • 2. 郑州轻工业学院 外语系,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 人类的交流方式正在经历着从印刷时代到数字时代的急速变迁,电子书正在取代纸质书,围绕着电子书市场的阅读器市场竞争及电子书种类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但即使有出版界的投资和政府的支援,电子书市场仍停留在"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同时还存在着种类的局限性和阻拦黑客的技术问题,以及关于著作权等新的市场规则的制定等多种问题。纸质书籍的出版市场已将书二元化为"读的书"和"看的书",电子书市场加速了阅读环境对"看的书"需求的增加,而"读的书"的普及完全依赖于制度市场。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媒体环境和阅读能力的退化、过多使用网络而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和思考中断、网络带来的新的伦理认知、沟通能力的弱化等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来看,这些对人类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即使可以成为获得信息的手段也不能代替读书。面对读书人口正在减少的现实文化危机,文化发达国家应在文化政策层面对提高公民读书能力的各种项目给予大力扶持。未来竞争力和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只能期待通过读书而产生的人文学反省来实现。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