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分层考异

徐瑞坤 徐宗华

引用本文: 徐瑞坤, 徐宗华.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分层考异[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1): 89-94. doi: 10.12186/2020.01.012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分层考异

    作者简介: 徐瑞坤(1995-),男,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比较;徐宗华(1965-),男,河南省夏邑县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比较。;
  •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FZZ005,2017BZZ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8-ZZJH-606)

  • 中图分类号: D73;D08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 Received Date: 2019-01-29

    CLC number: D73;D08

  • 摘要: 政治文化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大一统的皇权专制与西方的分权制衡和民主的区别;在社会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不成熟的公民社会、宗法伦理精神与西方独立的公民社会、基督教宗教精神统治的区别;在公民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宗法伦理为主要价值观念的臣民、子民型的公民文化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参与型的公民文化的区别。我们既不能僵硬地坚持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文化,而是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现代性开掘,做到古为今用;合理吸收西方政治文化的先进成分,做到洋为中用。惟有如此,才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乃至超前的新型的政治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 [1]

      习近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2. [2]

      徐大同,高健.中西传统文化比较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3. [3]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4. [4]

      拉维奇.美国读本[M].陈凯,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4.

    5. [5]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3.

    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15.

    7. [7]

      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67.

    8. [8]

      全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1-118.

    1. [1]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2. [2]

      张爱军 . 短视频政治传播的特征、风险及其治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65-72. doi: 10.12186/2024.05.008

    3. [3]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4. [4]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5. [5]

      李欣栩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1950—195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0-85,110. doi: 10.12186/2024.06.010

    6. [6]

      蒲传新 . 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要求——以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1-10. doi: 10.12186/2024.05.001

    7. [7]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8. [8]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1441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9-01-29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分层考异

    作者简介:徐瑞坤(1995-),男,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比较;徐宗华(1965-),男,河南省夏邑县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文化比较。
  •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 2.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FZZ005,2017BZZ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8-ZZJH-606)

摘要: 政治文化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大一统的皇权专制与西方的分权制衡和民主的区别;在社会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不成熟的公民社会、宗法伦理精神与西方独立的公民社会、基督教宗教精神统治的区别;在公民层面上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宗法伦理为主要价值观念的臣民、子民型的公民文化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参与型的公民文化的区别。我们既不能僵硬地坚持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文化,而是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现代性开掘,做到古为今用;合理吸收西方政治文化的先进成分,做到洋为中用。惟有如此,才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乃至超前的新型的政治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