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理论观照下的辜鸿铭儒经英译研究
-
摘要: 辜鸿铭兼具中西方双重文化身份,他以消除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固有成见和蛮横态度为传播理念,在"第三空间"以杂合的传播策略实现了儒经文化的有效传播。他一方面选择归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写儒经,满足西方读者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可能再现儒经所认知的世界和所塑造的美。辜鸿铭英译儒经的传播过程就是中西方文化在相交的"第三空间"转化、交融、发展的过程。
-
-
[1]
钱桂容,钟克万.辜鸿铭英译儒经研究:回顾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774.
-
[2]
Homi K 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
[3]
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4.
-
[4]
李磊.概念整合视角下的借代认知机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7.
-
[5]
田怡俊,包通法.辜鸿铭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思想初探[J].上海翻译,2010(1):61.
-
[6]
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M].北京:中华书局,1995.
-
[7]
王辉.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62.
-
[1]
计量
- PDF下载量: 30
- 文章访问数: 1082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