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期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问题与路径

梁日新

引用本文: . doi: 10.12186/2025.04.013

社科学术期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问题与路径

    作者简介: 梁日新(1995—),男,江西省吉安市人,《会计研究》编辑部编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审计、编辑出版。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4SGB022)

  • 中图分类号: G23

Principles, challenges, and paths for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Received Date: 2025-03-07

    CLC number: G23

  • 摘要: 作为知识创新与学术交流的核心载体,社科学术期刊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当前社科学术期刊面临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复合型人才短缺、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和智库作用有待发挥等问题。基于人民性、主体性、创新性、实践性、继承性和开放性原则,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社科学术期刊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中国特色办刊道路;强化重点栏目建设,提升学术引领效能;推动期刊集群化建设,探索期刊发展新业态;深化国际交流,增强学术话语权;发挥期刊智库作用,提高咨政建言能力。
    1.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1).

    2. [2]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3. [3]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32.

    4.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4-35.

    5. [5]

      刘有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科学术期刊的使命担当[J].科技与出版,2023(7):49-55.

    6. [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7. [7]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J].文史春秋,2021(5):2.

    8. [8]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2021-06-23)[2025-02-19].https://www.nppa.gov.cn/xxfb/zcfg/gfxwj/202106/t20210623_4514.html.

    9. [9]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下的学术评价”分论坛举办[EB/OL].(2024-04-30)[2025-02-19].http://zlzx.ruc.edu.cn/zxnews/9280.jhtml.

    10. [10]

      宋丽娟.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3):108-114.

    11. [11]

      刘普,孙婉婷.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从与科技期刊比较的视角[J].出版广角,2023(22):4-10.

    12. [12]

      张书卿,刘宗义.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35(6):861-870.

    13. [13]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22(3):8-20.

    14. [14]

      刘仲翔.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路[J].现代出版,2023(4):43-55.

    1. [1]

      朱荣英 . 从“三个自信”看“四个全面”——论“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6): 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01

    2. [2]

      宁宇涵 .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意蕴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15-23. doi: 10.12186/2025.04.003

    3. [3]

      许家伟 . 媒体融合视域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特征、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以CSSCI (2023—2024)经济学类期刊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90-97. doi: 10.12186/2025.04.012

    4. [4]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5. [5]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6. [6]

      项松林李千一 . 新质生产力赋能“无废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58-65. doi: 10.12186/2025.04.008

    7. [7]

      刘广明韩雨桐 .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征指标体系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40-49. doi: 10.12186/2025.02.006

    8. [8]

      崔会敏胡嘉慧 .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生成 逻辑、价值意蕴与完善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55-61. doi: 10.12186/2025.03.007

    9. [9]

      杨梦欣王浩斌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26-33. doi: 10.12186/2024.06.004

    10. [10]

      双艳珍 .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传播失灵及其矫正.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74-80. doi: 10.12186/2025.04.010

    11. [11]

      刘子琼于佳琪 . 数字融入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81-89,97. doi: 10.12186/2025.04.011

    12. [12]

      陈建兵胡江南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3

    13. [13]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14. [14]

      唐晔耿菲遥 . 从《清明上河图》看中国传统城市经济.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33-38. doi: 10.12186/2025.01.005

    15. [15]

      郭风英杨秋实 . 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要求.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0-97. doi: 10.12186/2025.02.012

    16. [16]

      樊晓燕董怡然 .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及其当代价值.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1-8. doi: 10.12186/2025.04.001

    17. [17]

      李佳怡贠佳可 . 历史·理论·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三重逻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4): 9-14,23. doi: 10.12186/2025.04.002

    18. [18]

      李欣栩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1950—195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0-85,110. doi: 10.12186/2024.06.010

    19. [19]

      尹蕾叶晓彦 . “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16. doi: 10.12186/2025.02.002

    20. [20]

      黄天弘武艳丽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概况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73-81. doi: 10.12186/2025.02.01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9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5-03-07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社科学术期刊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原则、问题与路径

    作者简介:梁日新(1995—),男,江西省吉安市人,《会计研究》编辑部编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审计、编辑出版。
  • 中国会计学会 《会计研究》编辑部, 北京 10004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4SGB022)

摘要: 作为知识创新与学术交流的核心载体,社科学术期刊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当前社科学术期刊面临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复合型人才短缺、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和智库作用有待发挥等问题。基于人民性、主体性、创新性、实践性、继承性和开放性原则,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社科学术期刊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中国特色办刊道路;强化重点栏目建设,提升学术引领效能;推动期刊集群化建设,探索期刊发展新业态;深化国际交流,增强学术话语权;发挥期刊智库作用,提高咨政建言能力。


参考文献 (14)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