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项下的预期违约:制度比较与体系重构——以预期履行不能为例

贺大伟

引用本文: 贺大伟. 《合同法》项下的预期违约:制度比较与体系重构——以预期履行不能为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3): 43-4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7.03.007

《合同法》项下的预期违约:制度比较与体系重构——以预期履行不能为例

  • 中图分类号: D913

Study on anticipatory breach system of Contract Law:system comparison and theoretic reconstruction -Taken anticipatory impossibility of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 Received Date: 2016-11-16
    Available Online: 2017-06-15

    CLC number: D913

  • 摘要: 预期违约是一种特殊的违约形态,它与实际违约共同构成了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行为的主要形态。按照不同的标准,预期违约可以划分为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履行不能等几种具体形态。从预期违约的适用形态看,预期履行不能在学理上可以被认定为预期违约,但在我国立法中并未被实际确认。因此建议在《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过程中,明确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衔接点,界定两种制度的作用域,并延续《合同法》在大陆法传统体系框架内兼具英美法风格之特征。
    1. [1]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3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 [2]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3]

      刘庆,蓝日皎.预期违约法律后果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59.

    4. [4]

      王利明.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576.

    5. [5]

      刘凯湘,聂孝红.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J].法学杂志,2000(1):13.

    6. [6]

      叶金强.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4):52.

    7. [7]

      萨缪·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与演化[M].江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6.

    8. [8]

      崔建远.合同法[M].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23-22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9
  • 文章访问数:  110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16-11-16
  • 刊出日期:  2017-06-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合同法》项下的预期违约:制度比较与体系重构——以预期履行不能为例

  • 华东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 上海 200042

摘要: 预期违约是一种特殊的违约形态,它与实际违约共同构成了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行为的主要形态。按照不同的标准,预期违约可以划分为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履行不能等几种具体形态。从预期违约的适用形态看,预期履行不能在学理上可以被认定为预期违约,但在我国立法中并未被实际确认。因此建议在《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过程中,明确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衔接点,界定两种制度的作用域,并延续《合同法》在大陆法传统体系框架内兼具英美法风格之特征。


参考文献 (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