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礼理关系问题辨正
-
摘要: 张载在北宋理学家中以重礼著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只言"礼"而罕言"理"。在宋明道学话语体系中,对礼理关系的探讨多具有本体指向,而张载从践行的角度来探析礼理关系显然具有工夫论指向。在张载看来,"天"或"太虚"是最高的终极实在,"礼"与"理"皆本源于"天"而非"天理"。以"礼本于天理"来总结张载关于礼之本源问题的探讨,不利于准确理解其"天理"概念及工夫论特色,也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关学与洛学的差异。在张载那里,礼的实践过程就是实现内外合一的过程,礼理先后问题的实质只是对内外重视程度的不同而已。因此,"以礼合理"是张载礼学思想的必然落脚点——后世关学衰落便是此思路中断所致,"以礼代理"或"以理代礼"也皆非张载的初衷。张载通过对"执于礼"和"执于理"的两偏之失的救治,以礼理贯通、"以礼合理"的思路重构儒家礼学,对包括朱熹在内的道学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
-
[1]
张载.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
-
[2]
程颢,程颐.二程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1:118.
-
[3]
朱熹.论后世礼书[C]//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2183.
-
[4]
王阳明.传习录(上)[C]//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81.
-
[5]
-
[6]
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559.
-
[7]
-
[8]
牟坚.朱子对"克己复礼"的诠释与辨析——论朱子对"以理易礼"说的批评[J].中国哲学史,2009(1):20.
-
[9]
何俊.以理转礼抑或以礼合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36.
-
[10]
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25.
-
[1]
计量
- PDF下载量: 39
- 文章访问数: 1126
- 引证文献数: 0